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消失的计量容器---“斗”和“升”

发布:2014/10/12 20:10:36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作者:阡陌行

“斗”是一个早已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的量具器物,由于它过早地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了领域,所以好多人,包括现在五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见过这种器物的实物。但毕竟曾经有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所以眼下好多语言现象仍然经常见到它的踪迹。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的才华的,叫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凡喜欢古典诗词的人,都不会对谢灵运陌生,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才华横溢,自己也颇为自负,为人狂放不羁。一次饮酒中口出狂言:“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如此狂妄之人,唯对曹子建(曹植)推崇备至,可见曹子建之才华。后人将其作为成语广泛使用;有一个谚语,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海水不可斗量”出自《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海水不可斗斛”;还有人们更为熟悉的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那句名言,更是为世代文人学子所推崇:“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个概数,表达的意思是绝不会为了填饱肚子、荣华富贵而去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趋炎附势    这就是千古颂扬的文人气节。

从这些语言现象不难看出“斗”的广泛性。据史料记载,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规范计量单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国际接轨,“斗、升”等容量工具不再被官方承认,但民间真正退出生活领域,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那么这种容量单位和现代的计量单位如何换算呢?直接点说,一斗等于多少斤?其实严格地说,这两个计量单位是不可比的,一个是容量,一个是重量,真正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是由于实践中人们还是习惯上把两者相提并论,就不得不做个不太科学的比较了。查阅了一些资料,也算弥补了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知识的缺陷,收获不小。古人的容量单位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系统理论,像现在的计量单位一样,划分得精细而严谨。从大到小分别为“石、斗、升、合、勺、撮、抄、圭、粟”。最小的单位为粟,即一粒米,然后按十进位制计算,比现在的计量单位还要具体,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至于“斗”和“斤”的换算,由于每一种粮食品种的千粒重不一样,每斗粮食的重量也就不一样了,只能以“粟”为代表了,每斗约为30斤,以此类推,每升就是3斤了。

古代用斗和升做为容量工具,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还是世界各国都曾有的历史,没有做个研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斗和升这样的容量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曾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也是我们前人的智慧结晶。

 现在在一些民俗博物馆,或者为旅游而做的农家院里,还可以见到这种实物,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我小时候我们家的斗是口小肚大梯形的。由于地域的差别、年代的不同,不仅外部形状有区别,而且容积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这也是必须把它淘汰掉的一个重要理由吧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