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挚爱曹妃甸

发布:2015/7/1 8:46:19  来源:曹妃甸报  浏览次  作者:孙文

  四月份的早春,天气还未变暖。

  吃过晚饭,与妻子携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料峭的海风丝毫不被高楼阻隔,带着令人熟悉的海洋味道扑在脸上,格外爽朗、提神。寥落的星星挂在夜空中,散发着点点光亮,月华初上,柔光倾洒,与港区璀璨的灯光交映在一起,这浑然的自然气息与现代都市的繁华完美结合,织就了一个又一个美丽梦想。

  走过超市前的广场,看着下班的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带着疲惫而又幸福的表情走进超市。我总是这样,他们也是这样,或许生活就该是这样,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满足的,因为每个人都通过劳动获得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通过劳动为曹妃甸港做出了贡献,这是一份无法修饰的骄傲,也是属于每个曹妃甸人的骄傲。

  回想最初来到曹妃甸的时候,围海造地刚刚开始,港区还未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绵延到天际的盐碱滩和湿地占据了港区的大部分地带,基础的交通和生活设施几乎不存在。虽然是港口,却全然没有一个天然优良港的繁华与气度。然而这些年下来,曹妃甸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在静好的时光中细细淌进日常生活,让人身处其中时全然不觉,却与回忆中的往昔截然不同。每一次回首,都能够发现新的事物正在不断涌现,每一次感慨,都在惊讶曹妃甸创造着怎样的辉煌。

  作为土生土长的唐海人,我非常了解曹妃甸的悠久历史,边走边告诉妻子:“从中山先生开始,渤海地区的港口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大港,虽然真正的发展历史只是从2001年开始,不过经过我们父辈这一代人的努力,曹妃甸绝对不会辜负前辈们的期望。”的确,曹妃甸虽然起步并不算早,但正是因为曹妃甸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短短的20年间,从最初的码头建设,到投产试运行,到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再到唐山港全区跻身世界前十的大港,这一个个发展奇迹背后凝聚着多少曹妃甸人艰辛的汗水!

  不知不觉,我们两个走到了1号码头的正门附近,恰好工人们下班。这群辛苦的工人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橘黄色的臃肿工作服上沾满了劳作时蹭到的污渍。来不及摘掉安全帽,任由两根帽带子耷拉着,甚至没有脱掉沉重防砸鞋,便乘坐着摩托车踏上了归家的路。他们的脸上沾满了没有清洗的灰尘,已经风干的汗渍在路灯的照耀下清晰可见,汗渍下面,是一张因疲倦而泛白的脸。

  我和妻子无声的站在路旁,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的擦身而过,心中充满着对这些工人无限的敬意。这些工人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却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的心中,并没有太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期望非常简单而又朴素,他们只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让自己的儿女生活更加美好。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曹妃甸才会有如此的成就。

  哥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他要买车。在一家企业工作的哥,已经攒了三年的钱,本来是不够的,但是今年企业的效益特别好,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他非常兴奋地向我询问普通价位轿车的性能,我站在原地,向他做出了详细的解释。我知道,他和千千万万个曹妃甸人一样,为曹妃甸辛勤付出,然后幸福而又美满的获得曹妃甸的回馈。

  其实我清楚,作为一个曹妃甸人,我已经建立了与曹妃甸不可分割的联系。我愿意将父辈曹妃甸人留下的遗产继承下来。它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它的包容,它的生机,它的希望,全部融入到了每个曹妃甸人的骨子里,让每个曹妃甸人为之振奋,为之努力。我发现,我已然爱上了这片热土,因为它值得我扎根,付出我的青春,因为它值得被爱,浇灌我的汗水。

  挂了哥的电话,妻子挽着我的胳膊温柔地说:“天凉了,我们回吧。”

  迎风向前,看着远处参差的万家灯火,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愿景。前路,我辈风华正茂,雄姿英发。身后,曹妃甸浪花翻腾,急涛拍岸。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