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家乡文史

落潮湾传奇

发布:2014/10/2 8:49:38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编辑:阡陌行
  落潮湾是个地名。如果说村名是一种文化,地名同样也是一种地域文化。落潮湾这个名字,充分体现了我们前人的智慧,名字土而不俗,雅儿不媚。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块低洼地,是因为潮涨潮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形,所以是离海很近的地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落潮湾是空旷、搏大、神秘、神奇、充满故事的地方。
  由于地处海边,在海淡水的交界处,雨水多的年景,湾里的水会自然流到海里。降雨量小的年头,水就存在了湾里,所以湾里既有淡水湖的特点,也有海水的特性,出产的水产品丰富而品种多样。象梭鱼、鲈鱼这样海淡水里都可以生长的鱼,产量很大,而象纯淡水生长的鲫鱼、鲤鱼、草鱼、鲢鱼产量就更大了。虽然我们地处北方,但很有南方水乡的特点,广袤几十里的芦苇荡和大片水域,恐怕有的南方村庄也不具备的。据上年岁的人讲,落潮湾西南侧曾经修建过一座小神庙,庙前立一块石碑,有人曾经见过这个石碑,回忆说上面刻着不少文字,但那只能辨认出“此地鱼龙出没,波涛汹涌”等文字,立碑时间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可惜此碑已不知下落,据知情人讲,这块碑在2005年左右,被柏各庄附近的村民用车拉走收藏。
  落潮湾的神秘,是小时候听长辈讲革命故事留下的印象。故事都发生在广阔而少有人烟的芦苇荡里。中国人无论老少,也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可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沙家浜和白洋淀的,当然这两个地方本身的特色自不必说。但我觉得沙家浜的出名,是得益于风靡将近十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的样板戏《沙家浜》。而白洋淀的出名更是得益于教育了几代人的小说、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小兵张嘎》,还有曾经选入中学课本的孙犁的小说《白洋淀》。其实在落潮湾,其生境和沙家浜、白洋淀比,一点也不逊色。方圆几十里全是芦苇荡和宽阔的水域,论面积要比前两者任何一家都不小。就曾经发生过的红色故事讲,也一点也不比前两者少。缺少的是有人把它写成流传下来的故事,缺少的是有人把这些通过一定的形式宣传出去,缺少的是有心人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和再加工、再创作,真的很为家乡遗憾,也为自己能力有限实现不了这个愿望而汗颜。
  有几个例子足可以证明我此言绝非是夸大其词,更不是由于我热爱家乡而凭空编造。在抗日战争年代,十一农场范围内的村子里曾经有许多伤病员在这里养伤,沽南灶曾经是冀东地区制造手榴弹的兵工厂所在地。我想能有如此革命承担的地方,至少在整个冀东地区,也不会有几个村庄能有此境遇。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艰苦困难的年代,全国兵工厂也不一定有几家。听长辈们讲,之所以把兵工厂和野战医院选在我们这里,当然群众基础好固然是其中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重要条件。只要一有情况,部队马上可以转移到茫茫芦苇荡,而且这种情况曾经多次发生,是广袤的芦苇荡保护了子弟兵。我们看京剧沙家浜就可以印证着一点,新四军伤员转移到芦苇荡,日寇和汉奸只能望芦苇荡兴叹,无计可施。老人们没有讲过具体住过多少八路军伤员,但可以肯定的说应该比沙家浜18个伤病员的数量要大的多。救治伤病员的故事,更有可以和全国著名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相媲美的李广善母亲,象京剧《红嫂》中的主人公一样,用自己的奶汁救活了伤员。也包括敌人来搜索时,把子弟兵转移到落潮湾的芦苇荡。
  具有传奇色彩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和刘胡兰一样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王翠花,烈士出生在现在丰南区滨海镇,原来叫老王庄子,也和刘胡兰一样是村里的妇代会主任,敌人扫荡也曾多次转移到落潮湾的芦苇荡。不幸被铺后,其牺牲之惨烈犹如刘胡兰。当敌人抓住她的时候,正是冰天雪地的季节,敌人残酷的只允许她穿单衣,而北方的深冬是滴水成冰的,敌人以此吓唬老百姓,使之不敢再给共产党做事。烈士的两只耳朵全部冻掉,最后被敌人杀害。落潮湾对革命的贡献还有很多,只是没有人挖掘整理。我县要开展红色旅游,这些资料、故事、遗迹,稍加整理,应该都是很有看点的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