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区李家灶村李氏族系与佛、道之缘
据曹妃甸区李家灶村李氏族谱记载,曹妃甸区李家灶村李氏一脉“出自伯夷,发自陇西”,陇西是其祖源之地。而鲜为人知的是,陇西李氏与佛、道两家有着深厚的渊源。
古人所谓陇西并非今日行政区内的陇西,秦汉所设陇西郡自然大于隋所设陇西县。陇西正处于古代丝绸之路南道必经之地,也是佛教东渐必经之地;在历史上为战略要地,不据有陇西则难保陇右及河西地区。作为郡望的陇西是古代、特别是唐代以来李氏族人的荣耀。
据考证,大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即陇西人氏,尊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为始祖。李耳,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一说字伯阳。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著《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而陇西李氏与佛家之缘则更加厚实:
南宋高僧李修元
李修元(1130-1209),字湖陷,又字方圆叟,法名道济,世称济公。祖籍陇西,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永宁村。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年近四十膝下无子,虔诚拜佛,母亲王氏“梦吞日光”而得子。据说济公诞生时,恰巧遇上当地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17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国清寺住持便给他取名修元(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李遵勖招为驸马后,真宗皇帝授其“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赐第永宁里”。便从原籍潞州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县)移居汴京(今开封)。随着宋室南迁,济公先人也就迁徙居高祖受封的天台城北永宁村。济公之父李茂春,看到江河日下的南宋政府,弃官隐居。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
少年时期的济公,成长于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长期受到天台山“佛宗道源”和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萌生了方外之念。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他便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后到临安(今杭州)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他得到这位“佛海法师”的授具足戒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沉浮市井,喜打筋斗,姗笑自视,状若疯狂,人们称他为“济癫僧”
一般僧侣看来,济公的言行出格,犯了禅门戒规,因此有的便向方丈告状,要求重重责打,并逐出山门。方丈慧远说:“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说他。瞎堂圆寂后,济公投师净慈寺德辉长老,做了书记僧。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是一位学识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懂医术,经常游移市井,拯危济困,彰善惩恶,救死扶弱,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所以,在人们看来,这个“济”字就包含了济困扶危、济以万民之意。他还写得一手好诗文,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许多诗作。他跟唐代号称三贤的隐士寒山、丰干、拾得一样,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到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他还具有民间游侠的色彩,从而使他在众多的佛门弟子中独树一帜。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感人而美好的故事,在南宋时开始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出家、戏佞、惩恶、济贫等故事。在杭嘉湖一带因是济公出家后主要生活和活动的地方,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随着历史的演化,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成为“神灵”,其尊号长达28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说明济公深受人们之热爱,反映了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济公故居就在天台古城北门外的赭溪畔。石墙头边上有“陇西园”,古时这里是济公李氏的私家庄园。随着岁月的变迁,济公李府故居淹没倾圮,今在石头墙复建的济公故居,由永宁村口的双牌楼与观霞阁、济公李氏祖居和陇西园三大部分组成。“陇西园本是济公李氏的私家花园,因追溯先祖为陇西郡”而名之(《济公故居观光手册》)。在陇西园的正北建有济佛殿,是全园的主体建筑。济佛殿正面,是一尊制作成本高达300余万元人民币的济公纯白玉立像,玉像后面是一方进口楠木制作的高4.5米,宽4.2米的500罗汉木雕群像背屏。《走进济公的老家》的编撰者裴斐同志说:“如果说李府宅第是对济公身世寻根悟源的翔实史篇的话,那么陇西园则是一曲为济公精神热情讴歌的浪漫词章。”这是很有哲理、也恰如其分的。
对济公祖上九代,《宋史》都有记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李公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三)中撰:“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军州事陇西李公得暴疾,薨于州之正寝。”“公讳端懿,字开伯,开封人也。右千牛卫将军、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陇西元靖王讳崇矩之曾孙,连州刺史、赠太师讳继昌之孙。”这里既可见济公五世之前的先祖仕宦情况,还可知他们南迁不忘祖根在陇西的绵绵情怀。
深解律要释僧隐——曾隐生活于晋未及南朝刘宋时代,“姓李,秦州陇西人”( 《高僧传》卷一 )。出生于信佛家庭,八岁出家,十二岁起素食,受具足戒后,刻意学习戒律,通《十诵律》《法华经》《维摩经》,又往凉州从玄高法师修禅。玄高卒后,去巴蜀弘扬佛法。后来又东下至江陵琵琶寺,向名僧慧彻请益,“备究经律,禅慧之风被于荆楚。”( 同上 ) 宋文帝之子山阳王刘休佑、长史张岱从其咨询戒法;巴陵王刘休若、建平王刘休素前来问禅,屈膝恭礼。僧隐八十岁时,索水漱口,怡然而化。
志奉“华严”释灵干(534-412 )——灵干“姓李氏,金城狄道人”( 续《高僧传》卷十二 )。狄道即今甘肃临洮县。他幼时随祖父李相做官迁往上党( 今山西长治 ),十四岁依邺城大庄严守昙衍为弟子,昼夜尊奉,无怠寸阴,勤学《华严经》;成年后受具足戒,专心于律学,“三业护持,均持遮性”(上)。后遭北周武帝废佛,灵干居家修行,仪 体无失;隋开佛日,官给衣钵,他人住少林守 , 开皇三年 (583) 于洛州净土寺落发,为众讲《华严经》“咸共褒美”。开皇七年 , 蒙敕移住长安兴善寺,为译经证义沙门,端然 观行,绝交人物。仁寿三年 (603) 奉命往洛州送舍利,置塔于汉王寺,时汉王杨谅坐镇晋阳 , 遣中使来赐什物。大业三年(607)擢灵干为大禅定元寺首座,于皇家守院统理众僧。大业八年(612) 正月卒于守房,享年七十八岁,道俗将他火葬于终南山麓。灵干专志奉行《华严经》,染疾时,沙门童真慰问,灵干即以所见莲花藏世界答童真:“见大水遍满,花如车轮,干坐其上,所愿足矣!”
唯德是钦释童真(541-613)——“姓李氏,远祖陇西,寓居河东之蒲圾焉”。( 《续高僧传》卷十二 ) 蒲板在今山西永济北面。童真少年时投昙延法师为其师范,亦通儒道学术,受具足戒后,学习戒律;晚年广涉大乘经论,尤善《涅槃经》常于延兴寺讲解经意,听徒千余。开皇十二年 (592),奉诏于大兴善寺译经,数年后为涅槃众主,披解文义,允惬众心 :“而性度方正,善御大众;不友非类,唯德是钦” ( 同上 ) 。仁寿元年(601),隋文帝杨坚命于天下各州普建灵塔,童真前往雍州,于初冬时送舍利至终白山仙游寺安置,道俗同庆。大业初年,童真为大神定寺主,“存抚上下,有声僧纲”;常为大众讲解《涅槃经》。当时有朝臣来参见,童真“隆重居怀,未始迎送”;而“偏悲贫病,撤衣拯济,躬事扶视 , 时所共嘉,刚柔兼美焉”。
鹤誉闻天释灵辨 (585-663 )——“姓李氏,陇西狄道人也”( 《华严经传记》卷三 ) 。其父李楞伽任洛州录事参军,遂从居洛。灵辨生性沉默寡言,十岁丧父,得伯父灵干法师亲自抚育,十三岁出家,住长安胜光寺;受伯父命亲侍高僧罢迁,得其教育。十八岁时开讲《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维摩经》等经论,受具足戒后,日新其德,继续为信众讲解《仁王经》《菩萨地持经》等经论;后到终白山至相午,与智正法师钻研《华严经》,“并采众经,旁求异义”,撰写 《华严经疏》十二卷,流行当时。周初创立慈恩守,选拔英才,灵辨“以鹤誉闻天 , 遂当斯举” ( 同上 ) 。后于崇圣宫、德业寺等处行受戒法,京城及诸州僧尼千余人受归戒。 灵辨一生讲解《华严经》四十八遍,但孝性淳至,每讲父母恩重之文, 即哽塞废讲;从小至老,自己亲手洗衣服鞋袜,不役门人,而教诫弟子有良轨也。
游道为务释法冲 ( 约 585 一约 670)——“字孝敦,姓李氏,陇西成纪人” ( 《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其父祖仕于北魏、北齐,生于兖州,年幼即不同时俗,弱冠之年与房玄龄友善,二十四岁擢为鹰扬郎将。因母亲死,读《涅槃经》,后出家,先依安州慧暠法师学《大品般若经》《百论》等,30岁时到冀州,后又至峰阳山,向州官为避难僧乞得 粮米。法冲追寻《楞伽经》,遇禅宗二祖慧可后裔习此经,为其讲解三十余遍。他一生弘讲此经凡二百遍,通变适缘,循循善诱, 应学者之请撰《楞伽经疏》五卷。房玄龄居相位后,作书召法冲,法冲于信纸背面题写道:“我于三界无所须,卿至三槐位己极。”后到长安弘扬佛法 , 求见者冠盖云集,以未曾有。一日至大兴善寺,遇县令郑钦本打人,便以国家立守为安社穆训导之。玄奘法师时不许讲旧译佛经,法冲以“科可还俗里 , 依新翻经出家,方许君此意”之言制止他的武断做法。唐高宗时的宰相于志宁赞其为“法界头陀僧”。
捍护释门之神悟 (688-751)—— “字通性,陇西李氏子”《宋高僧传》卷十七 ) 。神悟的祖先于西晋末年的关中、陇右社会变乱中“迁家于关之长水”, 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患恶疾,向溪光律师请求遣业方法,答以事忏与理忏, 行必有征,遂于菩萨像前燃指明心。唐初天宝四年受具足戒,持戒修行,常置法华道场,观佛三昧。著名文士李华与殿中侍御史崔益同渴见神悟,问孔老之学与佛教优劣,他说世间典籍,“皆心外法,味之者劳而无证。其犹泽朽思华,干池映月, 比其释教,夫何远乎?”( 同上 )如是往复,应答如流。若遇疑经难法者,他以身边的事情比喻说明,使对方心服。
道高德远释宁贡(753-828)——“姓李氏,陇西人也” ( 《宋高僧传》卷二十九 )。宁贡年幼信佛,慧根早植,与人言谈,“皆以觉了,不取消相”。宁贡成年后挺拔不凡,前往洪州 ( 江西南昌 ) 访问马祖道一禅师,马祖见而奇之,遂受具足戒,成为其人室弟子。后往天台山,经越中吕后山而栖息焉。附近村民即来亲近归依,同味醍醐。时有强盗危害一方,宁贡直面训导,慑服其心,礼足归依。因其住处隘陋,众人计划营建殿堂,富有者资助,远村穷户也来助力,“约山横栋,临涧飞檐” ( 同上 ),建成后奉佛像,人天不殊,别开佛士;住山气十余年,调御山林,德远道高,僧徒弥众。唐文宗大和二年 (828) 六月七日寂灭,先殡于杉同,僧俗致祭;三年后的深秋荼毗 , 建塔于巽山。
以上诸位名僧由慧皎、法藏、赞宁为之立传,明言李姓,而出于别地的李姓名僧也很多。他们出家的个人心愿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佛教信仰的具体形态,从微观而言自然有异,从宏观来讲大致相当,他们经过修持,各自成为中国佛教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的僧侣。从中反映出注重传统宗族、功名观念的古人,即使出家为僧也不忘自己的姓氏出身。这是陇西李氏文化得以延续的内因之一,,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持久延续的内因之一。
李姓的起源与“木子”密切相关。“木子” 为“李”。因为有人将“木子”解释为野生李树所结的果实——李子,所以,李姓人爱李树,崇拜李树,甚至把李树视为神树,引植于家宅园中。据史书载,李唐王朝的皇宫御花园内,就种植有许多李树,唐代大诗人李白家里也建有桃李园。
新世纪之初,陇西李氏文化就已传播到海内外。与此同时,陇西县城中威远楼、李家祠堂及近郊仁寿山森林公园内的陇西堂等景点已成为游客与李氏族人观光、寻根祭祖的文化标志。海外有多家李氏宗亲会,还有其会歌, 足见李氏文化的独特魅力。佛教自晋至唐渐趋兴盛,翻译的经典增多,出家僧侣众多,寺院经济日趋强大。佛教影响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