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话沙岛
时空回溯,5000年前,从巴彦古尔图山发源的古滦河,款款归入大海。海是渤海。日月华美,风声,水声,涛声,以及沙鸥三两声矜持的啼鸣。如此,岁月更迭,积沙成堆,冲刷出一个小沙岛。
沙岛便是曹妃甸。抚古思今,河水的流程,像极了一条智慧之路。 他已儿孙绕膝,是沙岛附近的渔民。年轻时,结伴驾着小木舟出海捕鱼,每每临近小岛,总要上岸。他的描述里,沙岛空旷,一览无余,只有几茎单薄的苇草,风中招摇,岁岁枯荣。抵达岸上,柔软清凉的沙滩,沙砾明亮,宛如宝石般叫人欣喜。可是,只能跳着脚奔跑,否则会两脚陷落。
不远处,还可以看到沙棱,一弯弯,一条条,整齐排放。神奇的是,冲刷出来的古钱币或碎瓷片,正好落在沙棱的顶端,数不胜数。他曾捡了数枚古钱币,遗憾的是,几乎全部丢失,只剩下写着崇宁通宝的一枚。
据他说,祖辈们见识的小岛面积更大,曾有四十余平方公里,而现在,整整小了十倍。从来这样,每隔几年,总会遇上大潮,活生生把小岛吞没。或许,它该有消失的那天……
曹妃甸也叫曹妃殿,至于“殿”的叫法,或许,跟岛上修建过的殿堂有关,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蕙质兰心的曹姓妃子,伴唐王东征,疫病于此,唐王甚是怀念,修了三层大殿聊以凭吊。
曹妃甸,另有一个名字,叫沙垒岛。五千年时空,小岛悄无声息,险一险被实际的和喻体的洪流真正淹没。孰不知,它早早刻上了历史的印痕……
1919年,孙中山先生,著有《建国方略》一书,同时,印制了详尽周全的方略图。图中可见“沙垒田岛”,即为沙垒岛。
“兹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既为北方大港,与他谋划的东方大港(上海港)、南方大港(广州港)相互辉映。北方大港正处于曹妃甸。《建国方略》中,事无巨细,连职工住宅,淡水引用都涉及其中,其创造性、前瞻性不禁叫今人局促。从描述的语境上看,北方大港的激昂程度更居三港之首。
而今,曹妃甸凭籍独特的地理自然优势,被誉为晶莹璀璨的“钻石级港址”,熠熠生辉的“黄金宝地”, 冉冉发光的“耀眼明珠”。曹妃甸工业区被誉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新地标、循序经济的新样板,不日将成为世界气派的大港。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也正步入了加速发展的中期,将被打造成“世界一流,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大都市!昔日沙岛也早已没有了“岛“的概念,2011年,总面积已达310平方公里,其规划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未来曹妃甸,将会有一个半香港之巨!
不妨蒙太奇一个场景:长桌后面,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的中山先生,踌躇满志,一手叉腰,另一手持笔在图上描画。夙愿几起几落,历史的限定性所然,孙中山的事业未竟。而今,终于尘埃落定。虽然,这夙愿隔了遥遥百年时空,“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
现在,曹妃甸也被称为“未来的鹿特丹”。“未来”两字,可能谦逊地留了一份余地。实际上,鹿特丹的发展已达半个世纪,实际历史长度将近七百年,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底蕴精神博大深邃,文化是骨子里的,假以时日,恰能增加文化的厚重度和历史的沉淀感,该乐观以待。
而今,行走在曹妃甸的街衢,无法想象脚下曾是一片浩瀚汪洋。朋友是数万建设大军之一,围海造地的亲历者。他本是一个粗心之人,却细心地保存着一组照片,标题为“神话”, 照片有巨型的消浪石块,有漫天的“吹”沙,有巨形围堰,也有谷歌地球上沙岛变迁的截图。他还计算过,单单一期填海的土方,能建三个长城。除过这些,他的记忆中,还保留着一段往事:凄寒的夜里,自卸卡车坏了,饥寒难耐,他只得跟司机弃车步行回赶,走得双腿肿胀,才碰到一处彩钢房。后来,房子里的主人收留了他俩一夜,懵懂中,主人还给他们捧上烤热的馒头。主人没有多话,只重复着一句,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朋友感慨良多。当然,围海造地初始之艰辛,也可见一斑。 从陆地起,绵延三十公里曾是汪洋一片。而今,驻足在纳潮河的护栏后,两手相鞠,超前看去,跨海大桥便可落入掌心,宛如一款精美的艺术雕塑,回身可以望见耸峙的大厦,整齐的公寓楼,异国风情的风车路灯……这是三加的地方。当地人有一个有趣的地理称谓,数字后边带一个加字,就是从陆地起,每填一公里海洋则为一加,一直延伸到沙岛的十六加,据说,最开始的地方,还有一个零家饭店。除了趣味性,细细思索,叫人或许别有一番感慨。
有一则神话故事:炎帝女儿溺亡于东海,化作精卫鸟,口衔西山上的树枝、石块,决心把东海填平。故事有点儿悲壮,有点儿凄婉。精卫鸟的执着有之,征服自然、不畏艰难的颂扬也有。或许,还有古人对海洋的畏惧,只能借助一则故事来表述美好意愿?曹妃甸,不是神话,而是现实,终于使这一祈愿成真。
古地唐山,物阜民丰,唐王东征,赐大城山为“唐“姓,遂有唐山,该是历史选择,也不乏个人喜好。三十八年前的地震磨难,唐山从废墟中崛起,而今的曹妃甸,又喜如出水芙蓉。海风吹拂依旧,几千年太短,可想奇情女子,无垠浪花,心心念念望长安……想来,传说中的曹妃该不会再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