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的由来
村名是一种历史,更是一种文化,或因历史渊源、或因地方特产、或因家族姓氏、或因帝王赐予、或因军事要塞,不一而足。在我县境内有很多以灶、坨、廒等字命名的村庄。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说不上是考证,因为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权作茶余饭后闲谈笑资吧。
“灶”是会意字,从火从土,本义是用砖土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烹煮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从钻燧取火到埋锅立灶,更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据资料记载,“灶”是由火塘演变而来,远古时期,刚从森林里走出的人类祖先,在地上挖个坑,放上一个可以烹煮食物的器皿,就在里面烧火做饭了。这种土里包火的形式就称为灶。
那么为什么要用“灶”字为村庄起名呢?这与取海水熬盐有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天生曰卤,人生为盐”,也就是说卤是天然生成,而盐是由卤经过一定的工艺制做而成,卤是原料,盐是产品。由海水而成盐,有熬、晒两法,但人们真正掌握晒盐工艺却是清朝以后的事,史料记载,官方发布命令,强制废熬盐改为晒盐是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在这之前以熬盐为主,可以上溯到商朝,到现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听老朋友高儒林介绍,与我县一农场、九农场相邻的滦南县边庄子村南,1990年开挖虾池时,在埋深1—2米的地方,曾发现一处盐灶遗址,场面宏大,土质因长年火烧呈红褐色。灶台是用马绊草和(读HUO音)泥砌垒,结实耐用。可惜当时发现这一遗址的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常识,没有留下可供参考的照片和资料,很是遗憾。
用锅熬盐的工艺颇为复杂,有很多说法。前两年考古新发现,破解了古代用锅熬盐的工艺流程。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一带,发掘了商周时代的熬盐遗迹。熬盐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先是在海边挖一个,直径大小不等,深度2-3米的大坑,由于四周都是海水,很快坑里就会渗满卤水,把卤水提出来放到沉淀池中,然后再放到蒸发池中蒸发,以提高卤水的盐度。下一步就是把盐度已经很高的卤水,放到用来熬盐锅灶旁边的蓄水坑里待用。在锅灶旁边,有人烧火,有人不断从蓄水池里舀卤水到锅里,随着锅温度的升高,卤水中的水逐渐蒸发掉,边舀水边蒸发,待锅煮满后,这个生产周期就完成了。其实现在晒盐的流程和这个大同小异。将海水经过多次沉淀,卤水浓度达到制盐要求,便将其放到晒盐池中,太阳析干晒盐池的水分后,自然形成盐的晶体。
熬盐的锅,“周阔数丈,径丈许,高尺余,底平”。由于锅大,故锅底有很多灶眼,多的可达10多个,少的也有7、8个,所以熬盐要纠合许多灶户才能完成。这样以熬盐集聚很多灶户,便自然形成村落,以“灶”为名也就很自然了。
为熬盐而建村要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定要有坨,即地势比较高,有利于建造村庄的大片高地。濒临海边,潮涨潮落是自然规律,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也是少不了的。所以建造村庄的地方,地势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般水灾的侵袭,古时候毕竟生产力水平有限,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来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这是沿海地区村庄有不少以坨命名村子的原因。在广阔的海滩地势较高的地方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这里村庄很是分散,一个村庄少的7、8户,多的十几户、几十户很常见,在十一农场有72面灶之称,也是村庄过多、过于分散的原因。史料也多有记载,民国《滦县志》:“滦境滨海之地,东西袤九十余里,南北广四十余里,皆斥卤不毛,如场之涤,远或数十里,近亦七八里,间有人烟,蛎墙草屋,村止数家,晒盐捕鱼,外无生业,布粟所需,器械所用,均购之于数十里外。”
县境内还有以廒为命村庄,如十农场的李八廒、唐海镇的小廒上等,廒的意思是收藏粮食的仓房。为什么把村子起名为廒呢?有两个版本 。一是“廒”原为“熬”,也为熬盐之义,后村民弃熬盐为从事农耕,希望仓廪充实,变“熬”为“廒”。另一种说法可能更接近实际,“廒”原为“鏊”,一种熬盐的大铁锅,由于“鏊”字难写难认,后人将“鏊”改为“廒”。不管哪种说法,村庄名子用这个字,是与取海水熬盐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