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海洋科技体系
(记者张清华)近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河北省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海洋科技体系。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海洋科技体系
根据《规划》,到2020年,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海洋现代化管理和海洋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海水养殖、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我省优势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洋科技对海洋保护和海洋管理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队伍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为沿海地区发展、资源环境保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省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到2015年,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全省海洋科技领域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达到15项以上。到2020年,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学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到2015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个省级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示范区,2~3个海洋科普基地。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适应海洋科技创新需求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到2015年,全省海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1200人。其中,引进高端海洋科技领军人才2-3名,关键技术人才达到150名。建成具有专业攻关能力的海洋科研团队30个。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继续开展海洋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
按照《规划》,我省将继续开展海洋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推进无人机遥测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发展海洋科技夯实基础。
将重点加强无人机监视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应用和推广,实施对近岸海域、海岛等重点区域和重点研究对象的常态化调查观测。围绕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和乐亭新区等海洋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的区域,加大对海岛、近岸海域、近海陆域、潮间带、河口等重点区域资源的动态更新调查,通过GIS技术定期更新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
重点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现状与演变趋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形成演替规律、重点环境污染源发展变化规律、入海河口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规律等调查研究;加强海岸带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等资源环境评价研究;积极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海洋污染损害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研究;集中力量加强新型围填海方式、围填海造地对水动力及其它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围填海综合环境效应评估技术体系,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