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将“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纪实

发布:2017/12/13 15:18:49  来源:曹妃甸热线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曹妃甸。纳潮河北岸,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临港政务服务中心门前人车熙攘,“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鎏金大字铸成铿锵宗旨,向海而立。

  从收发文件、转运审批,到一枚公章、一站办理,这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前沿阵地;

  从一线审批办理窗口,到“全国青年文明号”,这里彰显着全区政务服务水平、亲商营商环境的蜕变升级;

  从先行先试的探索,到大刀阔斧的实践,这里见证了曹妃甸转变政府职能、纵深推进改革的弘毅之力。

  先行先试, “一枚公章管审批”实现体制突破

  曹妃甸,历十余年开发成绩卓著。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势如潮涌,特别是《京冀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协议》的签署,为曹妃甸点燃了“引爆点”。

  时也,势也。曹妃甸的乘势而上、跨越崛起,必须扫除一切阻滞经济社会发展的旧制烦苛!

  曹妃甸,迈开先行先试的脚步——

  2015年5月7日,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作为全省9个试点之一、唐山唯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单位,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率先试水“一枚公章管审批”,集中整合分散在22个审批部门的154项审批职责,42枚公章变为1枚,实现全程“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和流水线式审批,文件“中转站”、公章筑“围城”的审批模式自此画上句号。

  这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崭新一页,也是曹妃甸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坚实一步:“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审批体制突破,既剪断了审批环节让市场主体束手束脚、畏首畏尾的绳索,更强化了对市场主体的规范监督,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有力促进了项目投资落地、达产达效。

  一时间,一大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产业项目聚集提速,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共建稳步推进,协同发展效果彰显,曹妃甸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但是,审批制度改革注定要进入深水区——

  如何深化简政放权,深掘发展内生力?如何强化放管结合,保证改革含金量?如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软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加快,这一个个问号成为曹妃甸面临的新的考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今年2月,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金色大厅内,曹妃甸区第二次党代会隆重召开,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孙贵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实审管分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项目洽谈签约落地‘一条龙’、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一条龙’式服务模式,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曹妃甸竞相释放活力。”

  话语铿然。这是责任,也是承诺。

  于是,曹妃甸奋笔疾书,提交崭新答卷。

  刀刃向内,“放管服”改革减除发展烦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自我革命。”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长郑树森说:“减程序,砍流程,削权限,切实做到简政放权。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政府必须将刀刃开向自身。”

  按照一审一核、最多一审两核的原则,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把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决定权和处置权向科室集中,将原来的核准权限“倒三角”分布彻底扭转为“正三角”。目前,全局148项审批事项中,科长终审事项140项,占总数的94.6%,主管局长终审事项8项,占总数的5.4%,通过层层梳理、反复压缩,划转来的审批事项被重新归纳,审批流程被重新设计,手续更精简、程序更便捷、审批更高效——

  2016年1月,在北京曹妃甸职教城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中,仅用1天时间,就为北京职业技术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北京中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汽车技术管理学院三个项目办理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比原计划缩短了3个月;2017年6月,河北豪各庄种植有限公司取得全区首个“八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这是在此前“六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同时,“同城登记”、“集群注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登记管理电子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探索中推广,不断为企业落地减负除障。

  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投资项目科负责人邢文继介绍说:“审批局成立前,企业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全链条办理时限为195个工作日;审批局成立后,我们通过流程再造,将划拨土地项目缩减为95个工作日,出让土地项目缩减为82个工作日;今年经过再次整合,划拨土地项目压缩至71个工作日,出让土地项目压缩至58个工作日。”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并不代表没有任何约束和门槛。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亮点在于:创新审管分离互动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审管分离,即行政审批局只负责审批,监管则由原来的职能部门负责,明确了审批与监管的职责边界,二者在流程上分离。同时,又通过同频共振的互动机制实现无缝衔接,确保监管不留真空,市场活而不乱。

  目前,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8个业务科室的9名联络员与17个监管部门18名监管联络员、86名监管员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并将信息交换平台链接到“曹妃甸政务服务在线”网上大厅,为各单位监管人员分配固定账号,审批办理情况及时传送到监管部门,同时,建立动态交接台账,审批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移交监管部门,实现审批信息共享。

  在“双随机一公开”的推行中,曹妃甸建立了市场主体数据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双随机监管清单》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保证抽查工作规范进行。同时,建立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过去以审批为主的准入监管扭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放、管、服”是一个整体,不能只有“放权”“监管”而放弃“服务”。改革启动两年来,曹妃甸以行政审批局为主体,垦区、临港、新城、南堡4个政务服务中心为支撑,链接15个场镇为民服务中心和123个村队便民服务站,全面打通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政务服务网络,并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29项审批事项,直接授权场镇服务中心办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推进“互联网+微信”“互联网+审批”的服务模式,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大厅运行同步、功能互补,权责清单、公开办理事项、法律依据、申请条件、提交材料、审批流程、监督电话等一目了然,实现网上事项申报、审批、查询、咨询、评价和投诉“一揽子”办理。

  在政务服务中心,除了所有窗口审批“零收费”,还设置有“客户自助服务平台”,为前来办事人员免费提供文件复印、扫描、下载、在线修改以及收发传真等服务项目,每年为项目单位和办事群众节省印刷及往返交通费200余万元,办事成本降低了,“一次办结率”也大幅度提高。

  为让业主集中精力抓运营、抓建设,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组建了代办员队伍,推行重点项目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今年以来,还探索试行“一窗受理”模式,变业务窗口为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接办分离、后台流转、集中送达”,最大程度减少服务对象等待时间。

  释放红利,为经济社会注入强大动能

  深化改革的措施千条万缕,但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最终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

  在位于曹妃甸新城商业中心的学府超市,负责人李女士对超市办理审批手续时的情形印象颇深——

  2016年9月,大学开学在即,为使超市赶在学生入学前正式营业,李女士来到区行政审批局曹妃甸新城(原生态城)政务服务中心,抓紧办理各项手续,然而,忙中出错,申请材料填写出了问题。“当时工作人员逐条逐项为我讲解了登记流程,现场填写、打印、修改、提交申请材料,不到一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李女士说,“曹妃甸就是需要这样的服务态度和审批效率啊!”

  今年以来,曹妃甸全区上下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以争做“三个走在前列”示范区、“三个努力建成”排头兵和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主力军为定位,围绕加速产业聚集、补齐财力短板两大任务,凝心聚力抓招商、上项目、促运营。行政审批局组织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实行集中办公,联合审批,为重点项目办理前期手续,在项目外资备案手续和通过环评审批等方面提供“保姆式”全程指导,优质的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项目集聚,创造了“曹妃甸速度”——

  2016年9月6日,北京东邦门业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北京东邦绿建装备基地项目签约落地,12月31日,项目整体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93天;

  2017年7月,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2016年4月签约,5月开工建设,当年主体竣工,从签约到投产,仅不到一年半时间;

  2017年6月8日,金隅集团与曹妃甸正式签订建设金隅·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项目协议,7月1日,项目签约不到一个月之后,产业园内盾石机械项目辅机厂房铆焊车间便正式开始试生产……

  行政审批局用大刀阔斧的自我革命,锻造出健硕的制度肌肉,为企业松绑,为市场除障,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保驾护航,在全区建设发展中释放出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行政审批局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32692件,办结率100%;1至10月,全区新设立市场主体4699户,与上年同期增长32.44%;截至10月底,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1076户,与上年同期增长35.27%。

  “然而,改革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郑树森说,“党的十九大已胜利召开。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曹妃甸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将奋力向前,走向深化”。

  改革,未有穷期;路,在脚下延伸…… (本报记者 张笑非 毕文丽 通讯员 李贺明 才立奎)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