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文丰木材码头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2014年伊始,曹妃甸就传来捷报:我国最大木材专用码头河北省曹妃甸文丰木材码头正式开港通航。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它又是怎样最终落户在这里的呢?
全力帮扶
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鼓励资源性产品扩大进口,这给龙头企业曹妃甸木业公司增添了很大信心。他们提出了“全产业链布局、组团式开发”的发展思路,力图通过努力将曹妃甸建成集木材采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木材贸易中心,使之成为立足京津冀,辐射华北、西北,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主要市场。但是木材属于高风险农产品,疫情携带风险性极大,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涉及很多专业要求,对此一知半解的企业不得已找上门来,希望河北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能够在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上多给出谋划策。
“我们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这样的好事情,我们一定会出手相助,全力支持。”听了企业对木业前景的分析后,办事处主任宋福许下了如此诺言。他们马上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帮扶指导工作组,研究工作计划,分工开展帮扶工作。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处领导多次邀请专家,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全力做好协调联系工作。他们多次参加项目建设推进会,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他们多次赴江苏、福建等木材进口口岸学习调研,加强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队伍能力建设,结合曹妃甸实际建立了一系列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制度。为减轻企业压力,他们主动要求将闲置的办公室改造成木材检验检疫实验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办事处的大力帮助下,仅仅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木业公司就完成了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分区方案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开工仪式上,木业公司的领导激动地说:“没有检验检疫部门的大力帮助,我们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啊!”
争分夺秒
由于是第一次参与建设木材专业码头及相关配套设施,曹妃甸办事处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也正因为如此,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用于改造实验室的办公室无上下水、无三相电,给实验室改造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始料未及的复杂地质结构,给土建工程出了许多难题;项目涉及的联检部门众多,分区设置出现了相互冲突;由于部门间没有充分沟通,影响了疏浚工程建设速度……
面对种种难题,曹妃甸办事处的同志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以“钉钉子”的精神勇于面对、勇往直前。他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持在行动中寻找答案,在实践中摸索路径。他们提出的除害处理区“分期建设,分期验证”,配套实验室“一次规划,分步建设”的建议,得到了河北检验检疫局的充分肯定。一年内,他们召开座谈会13次,问计于地方政府、问计于兄弟单位、问计于相关企业;50余次深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12次联系专家修改完善建设方案,以便更加符合项目建设要求,更加符合工作实际;5次修改实验室改造方案,结合现有情况进行合理分区。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他们主动与木业公司及有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促进进口木材项目及其配套检验检疫设施快速建设。
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再一次创造了“曹妃甸速度”: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实验室改造,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曹妃甸办事处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制度体系的建设,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堆场工程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区,用一年的时间全国最大的木材专用码头正式通航运行。
看准就干
面对喜人的工程进度,曹妃甸办事处的员工们没有骄傲,他们更多的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加强曹妃甸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建设,推进未熏蒸处理的木材进口,努力使木材进口加工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把曹妃甸打造成真正的现代化木材交易中心,形成完整的木材进口、检疫、加工、交易产业链条,让渤海明珠更加耀眼。
为了这项美好事业,他们再次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奋力扬帆远航。抓工程进度,深入督导曹妃甸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项目建设,加快完成检验检疫配套设施建设。抓验收准备,进一步联系有关专家沟通技术验证数据,督促技术验证报告的撰写。抓人才培养,组织木材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到江苏太仓口岸跟班学习,切实提高检验检疫人员能力。抓制度建设,结合第一批进口木材,修改完善既定的曹妃甸办事处木材检验检疫工作流程、作业规定、检验检疫监管等制度。
一桩桩、一件件,他们想得很远,走得坚定。
(作者 李仙 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