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旅游频道 > 旅游动态

吃喝玩乐 北京招牌 10家京城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发布:2013/8/28 9:33:40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从永定门到前门的那条路是老北京的“食街”。从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到30年代民国时期,这里曾经的繁华丝毫不亚于如今的西单、新光天地、王府井步行街。而那些鳞次栉比的老字号,也像今天的潮流品牌一样,成就了那个年代里老北京的时尚生活。

  张杰,封存在大栅栏的童年过往……

  张杰,1963年出生于北京,著名画家;

  现担任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香港)艺术顾问;

  2013年8月与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著名画家闫龙共同完成了长卷《北京中轴繁景图》。

  北京的中轴线就像是一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壮美长卷,是一条荟萃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现代建筑、历史街区的文化长廊,而前门大栅栏地区是这条长廊中非常重要的一段,记录了北京民俗文化最丰富、最精彩的部分,一直是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市井文化、会馆文化、梨园文化最为发达和繁华的特色街区,也是老北京人吃喝玩乐的时尚前沿。

  我们俗称的前门其实是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的统称,是在元朝丽正门的位置上建起来的,明清时为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也是当时北京最大的城门楼,因其位于皇城之前,俗称“前门楼”。明清时箭楼多次遭火灾,多次修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箭楼和正阳门城楼先后毁于八国联军之手。

  据考证,前门大街的“火爆”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间,当时,经大运河北上的货物到达通州张家湾码头,而前门外就成了货物的集散地。到嘉靖二十三年,前门就已经是“市民搭棚盖房,居之为肆”的繁华场所。而到了清代,前门外大街的商业区已经远近闻名,不仅商业规模成熟,而且货品从日用百货到家具陈设,也一应俱全。除了正阳门向南的大街之外,街道两旁的胡同中又衍生出了肉市、布市、瓜子店等等,一直延伸到珠市口大街、打磨厂、东河沿、鲜鱼口、大蒋家胡同等街巷,都成了热闹非凡的集市街区。

  解放以后,前门外大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北京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区,也是老北京人的时尚生活中心。

  记得小的时候,一周有6天都要上学,星期天是唯一的休息日,所以感觉那时候一周的时间特别长,得过很多天才能出去跟着大人们逛街,逛街最好玩儿的就是前门大栅栏,人多店也多,总觉逛不完。不过,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都不算富裕,因此那时的“逛街”也跟现在“逛街就是购物”的意义完全不同,就是随着大人四处走走,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很少买东西——名副其实的“逛”。

  老字号,是前门大街上的一个个门店,也几乎成了那时候人们对前门大街的另一个延伸的理解。我从小就知道许多前门的老字号:同仁堂、祥义号、张一元、内联升、谦祥益、瑞蚨祥……虽然,有些老店究竟是卖的什么东西,如今想来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是由于小时候都贪吃,对于前门的那些有名的好吃的记忆犹新。甚至,哪些是跟爸妈去吃的,哪个是跟大姨和舅舅去吃的,现在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全聚德的烤鸭、月盛斋的牛羊肉、都一处的烧麦、壹条龙的涮羊肉、狗不理的包子、庆丰的炒肝,还有炸糕、炸三角、炸焦圈、炸酱面……各种美味的记忆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很多老字号的特产都颇有来历。像我尤其喜欢月盛斋的五香烧羊肉,听说也很有渊源——相传太后每年夏天到颐和园避暑,每晚夜膳,而所食的美肴,必有月盛斋烧羊肉、烧饼及粥。如今想起来,刚出炉的烧饼夹月盛斋刚烧炸好的烧羊肉,即便是看在眼里、端在手上,就已经忍不住开始咽口水了;而吃起来则愈嚼愈香,绝对是回味无穷。以至于如今的我,平日里每逢有机会陪外来的朋友看中国逛北京,都必去前门大街补上一两道特色小吃,一来让朋友们开开眼,二来也让自己借机解解馋。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