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代住”两者差别大 购房者须谨慎对待
发布:2013/5/27 11:29:52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万博商圈商业项目越来越多,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但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商业项目,市场有没有足够的承接力?同质化竞争会不会很激烈?很多人其实都存在疑问。
“消费者要考虑控制风险。”邓育华表示,投资商业项目要么是自己注册公司使用,要么是出租。在市场承接力不够的情况下,物业出租不了可能就会面临空置,不但没有租金回报,还要自己承担物业管理费。“不过,投资者现在通常都不看租金回报,主要关注物业升值转手的获利空间。但这往往需要3-5年,投资者必须做好守的阶段的成本支出预算。”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认为,现在的商业项目很多,但政府还会继续不断地推商业用地。众多原本做住宅的开发商纷纷争抢商业地块,也证明住宅用地少。由于住宅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开发商或会另辟蹊径,在商业地块上推出以“类住宅”也就是公寓为主导的综合体,这已经变成了商业项目的一个新出路。同时,在限购政策下,推“类住宅”产品也是发展商规避风险的一个办法。但值得提醒的是,开发商“以商代住”供应的“类住宅”终究和纯住宅项目不同,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经营、管理、盘活等各种问题。使用成本也有很大的不同,“商业项目的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都比纯住宅要贵”。还有土地使用年限的区别,住宅用地产权是70年,而商业用地产权仅为40年。“商业项目即使做得再像住宅,也不能当住宅使用,当住宅使用也不会好用,建议大家购买这类型物业时一定要综合评估、谨慎对待。”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文章随机推荐
- 南京河西公布三季度建设项目“红黑榜”
- 地产销售呈现“三涨” 标杆房企去年业绩超预期
- 准婚族青睐“准现房” 梯度购房是主旋律
- 楼市上演“双城记”:南京欲松绑 上海忙堵漏
- 国家统计局:商品房待售面积达4.2亿平方米
- 一线城市成烫手山芋 房企拿地目标锁定二三线城市
- 深圳公积金贷款细则征意见 家庭最高可贷80万
- 消息称上海提交两套房产税方案 一套温和一套严
- 北京惊现特价房直降100万 新一轮降价潮再现?
- 房产调控还需出拳有力 应用累进税制开征物业税
- 中国房企洛杉矶建“桥头堡” 不会炒高海外房价
- 房价在各部委喊话中上涨 更严厉调控说遭无视
- 唐山公布处置违法用地不力追责措施
- 唐山156个项目被列为今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
- 80后白领7岁开始攒压岁钱 27岁时自己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