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的逆袭:股价表现与Facebook大相径庭
多年以前,当我还在硅谷做财经记者的时候,LinkedIn的创始人之一,曾开着二手车来接初到美国的我,去公司采访。我当时只知道这是一家做社交应用,偏向于工作平台的网络公司。2011年5月LinkedIn上市了,到今天,它是自2011年IPO以来美国1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中,股价增幅的第二名,IPO至今上涨了150%左右,仅次于时尚品牌Michael Kors。与它对比的,自然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Facebook。
其实从网络基因看,这是两家很不一样的公司。LinkedIn的应用冷清疏离,我们只有在找工作,被猎头找,或者想要寻找工作中的专家咨询时,才会去LinkedIn的网页搜索。其他诸如分享美食照片,孩子的成长心得,对电影和选秀节目的吐槽一类,我们都放在了Facebook、Twitter上,所以Facebook永远热热闹闹,生机盎然,而LinkedIn永远清冷,关系若即若离。与之相映成趣的是LinkedIn的K线图,它一路高歌猛进,而Facebook则在争议中挣扎前行,破发阴影如影随形。
彭博(Bloomberg)的华尔街分析师预测2013年LinkedIn的每股收益将达到1.26美元,超过2012年的58.8美分的两倍。Facebook 2013年的收益被估是63美分,只比2012年的47.2美分多33%。Bloomberg显示LinkedIn今年的预估市盈率是190倍,大大高出Facebook的42倍和Google的18倍。从投资人的角度说,对此可能第一反应就是LinkedIn现在买太贵了,可是从公司的角度说,这实在是一场成功的IPO。
那么LinkedIn在IPO过程中到底做了什么,成就了现在的成功呢?
首先,任何公司的成功都无法离开商业模式。说LinkedIn是一家社交网络公司,其实是一个误解。LinkedIn更多的是为企业做服务和提供解决方案,所以从本质上LinkedIn应该是一家商业服务公司,更接近于Salesforce这类企业。在去年5月上市的时候,LinkedIn有70%的收入都来自企业客户。在本年第二季度,53%的收入来自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28%来自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服务,19%来自高端综合服务。可见LinkedIn凭借的不是第三方广告,而是客户直接付款。而Facebook则是一个真正的社交平台,最具号召力的是其全球已经超过10亿的用户。 但是仔细看来,Facebook的收入则绝大多数依赖广告,收入来源比LinkedIn单一很多。第二季度显示Facebook收入84%都来自广告,向用户直接收费的部分少之又少。在拓展广告业务的时候,公司还要面临连绵不绝的侵犯用户隐私权的尴尬。LinkedIn和Facebook,看似同样的互联网公司,背后的商业模式却截然不同,并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差异。说到底,高科技公司IPO卖的还是“盈利模式”。
其次是 IPO定价,Facebook的定价故事和背后所有喜怒哀乐的故事,又一次证明了IPO定价是科学模型的建构,但更是一种艺术。和Facebook一样,LinkedIn也曾把IPO的定价区间从32美元到35美元,提高到42美元到45美元。去年5月18日以上端价格45美元成功IPO,价格是每股年收入的14倍。高科技公司IPO一般都有溢价,对比传统企业,14倍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今年5月17日上市的Facebook在全民关注下把IPO的价格定在了38美元,虽然比LinkedIn定价低,但对比自己却是每股年收入的26倍,无怪乎在首日交易的时候,Facebook靠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介入才勉强没有出现破发惨剧。可见,合理的定价,则可以彰显公司的清晰定位和认识,以及对市场情况的准确判断。看看上市后的表现吧,LinkedIn上市后一年多的今天到了112美元,而Facebook这个“新贵”至今股价仍在20美元上下徘徊。
再次是投资者对象的定位与沟通。跟世界各地的投资人不同,美国是机构投资人最青睐高科技成长型公司的区域,这基于他们善于理解成长性指标,优秀的行业专业分析师群体,以及风投私募早期对这些公司的关注。一般情况下,高科技TMT领域、医疗健康和清洁能源行业的公司,通常估值已把未来的成长性体现出来了。在二级市场,高科技成长型公司如果是在高速成长期,估值一定会被热炒,然后随着成长开始放缓,估值也就随之趋于合理和正常。举例来说,现在投资人开始把投资微软归类到像投资老牌企业宝洁一样的低风险低收益决策中,就是因为微软从2000年开始已经进入了高速成长后的放缓期。至此之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股价震荡,上下波动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时期应该实行的投资者沟通策略是截然不同的,而美国投资者又特别注重沟通过程中的方式和信息,因此深思熟虑地信息制定和有计划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对高科技公司而言,震荡期以后,要么就是走向衰落,比如今天的诺基亚或者RIM,要么就是回到高速增长期,焕发二次青春,比如从昨日电商走到今日高科技全面平台的亚马逊,再比如神话一般的苹果公司。高科技公司大都把自己定位在高速成长期并尽一切努力加以延长,“贩卖”的就是成长性,着重强调的融资用途也都在于如何做大做强,实现高速发展的回报。
然后让我们来翻阅LinkedIn的机构投资人构成。想起来2003年红杉资本决定对LinkedIn投资的时候,当时加上5名创始人,全部员工也就只有8个人。而从最近的13F文件分析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共同基金的持股比例很高,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诸如T. Rowe Price,富达共同基金等,确实呈现长期持有的架势。这就保证了LinkedIn的每日交易量虽然活跃,但是戏剧性的变化机会并不高。而Facebook的一大问题是,在上市之前,它已经是私有市场上最热门的期权证和股权交易对象,它过多的非管理层股东,甚至到了监管当局都开始迫使它要尽快把上市提上议程的地步。这就失去了在IPO时间点选择上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文章随机推荐
- 硅谷多家科技巨头联合成立A4AI(廉价上网)联盟
- 电商“金主”时代价格战:背靠大佬烧钱
- 电商做水果的样本:物流影响体验和规模
- 从中美金融环境之不同 看互联网金融的切入点
- 评论:电商牵手实体商铺或是未来一大趋势
- 财务顾问自曝多家中国公司赴美被借壳内幕
- 利益驱动返利网站“转型”非法传销
- 小米盒子断臂求生:未能改变互联网电视游戏规则
- IMAX CEO:移动视频流行不会影响电影市场
- 美法庭要求Twitter交出被捕用户数据
- 谷歌Babble或现身Android 5.0 整合多款通讯服务
- 分众私有化变数:不排除中止夭折可能性
- 华视传媒股东称欲罢免现董事长李利民
- 香港财政司长病房中写博客 记录命悬一线经过
- 浑水称奇虎商业行为存欺诈 支持香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