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区:“黄金宝地”千帆竞技
国家“十一五”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677亿元的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一期一步工程于2009年5月全线试生产,一期二步工程正抓紧建设,将于近期全面投入生产运营;
华润曹妃甸电厂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并网发电;
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竣工投产;
由挪威阿科凌公司和曹妃甸合资建设的曹妃甸日产5万吨海水淡化工程已开工建设;
首辆纯电动公交客车即将下线;
……
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云集,企业竞相发展,建设热火朝天,好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产业的加速聚集,使曹妃甸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曹妃甸,这个昔日的荒岛已然迅速成为环渤海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国家指路产业发展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地下储有大油田,腹地广阔有支撑”。曹妃甸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优良的禀赋使曹妃甸成为国内少见的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发展临港产业的理想之地。
从开发建设伊始,国家就对曹妃甸给予高度重视,把它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正式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曹妃甸要“依托深水大港和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及两个市场,建立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作为曹妃甸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总体规划》为曹妃甸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成为了曹妃甸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指南。
依照《总体规划》,曹妃甸工业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广泛采用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精心谋划了钢铁、石化、电力三大产业链条,科学地构成了曹妃甸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2009年,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决定在原有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把高新技术产业纳入主导产业。从此,五大主导产业引领相关配套产业布局曹妃甸,使曹妃甸的产业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健全、更加合理,产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从四大主导产业到五大主导产业,这个看似简单的调整让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建立感慨颇深:“中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好大港口、大钢铁、大炼化、大装备等这些大进大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在高新技术这样的绿色产业上做文章,借此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说,在曹妃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的理念要不断更新,也只有理念的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要求。”
五大产业竞相发展
2010年3月16日,曹妃甸在推动产业聚集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总投资626.7亿元的30个产业项目在曹妃甸工业区集中开工,项目涉及码头建设、钢铁深加工、修造船、机械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产业和领域。这次项目集中开工打响了工业区产业聚集的攻坚战,也标志着曹妃甸大规模产业聚集时代的到来。近期,曹妃甸工业区还将组织十几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再掀产业聚集热潮。
从开发建设伊始,曹妃甸始终把加快产业聚集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配套,产业聚集的步伐开始逐步加快。去年,工业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33亿元。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更是提出实施“产业聚集攻坚年”活动,全力打好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攻坚战,产业聚集再提速。全年预计完成产业投资610亿元,实施续建、新开工和前期项目达81项。
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韩建民兴奋地说,曹妃甸开发建设以来,广大建设者大力弘扬“敢于承担、敢于超越”的曹妃甸精神,励精图治,团结奋斗,开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到今年5月底,曹妃甸工业区已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800亿元,形成了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的新格局,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放眼曹妃甸,这里的企业投资之大、质量之高、建设速度之快,都让人振奋不已!
据不完全统计,在曹妃甸落户或有投资意向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集团和中央企业已多达二十几家。一个新兴的开发区能有如此作为,不由得令人赞叹不已!时下,华润曹妃甸电厂2×30万千瓦机组项目已经并网发电;华北最大的二十二冶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中国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华电临港重工装备制造、冀东水泥装备制造、阿科凌海水淡化、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中视中科激光显示基地、锂源纯电动汽车制造、文丰板材精深加工、华润电厂固体排放物综合利用、兴翰钢铁深加工、冀东水泥粉磨站及矿渣微粉生产线等一批达到相当投资规模的产业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或投产。产业项目建设呈千帆竞发之势,形势喜人。
在抓紧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曹妃甸工业区还立足长远,积极谋划了大型石油炼化、原油储备基地、电动汽车城、燃煤发电供热、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海水淡化、塑料光纤、新型建材、大型木材进口加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届时,曹妃甸真正成为一个新型工业化基地,引领中国工业化的未来。
产业发展特色鲜明
曹妃甸工业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是循环经济为本,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曹妃甸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更是要求把它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贯彻总书记要求,曹妃甸的产业发展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为本,围绕主导产业,精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高效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
首钢京唐钢铁厂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的代表,也是曹妃甸钢铁产业链的龙头。该厂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示范单位,其14个科技课题均有体现。钢铁厂充分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基本实现零排放,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基地。通过综合利用建设的发电设施,每年发电量可达到55亿千瓦时,占钢铁厂总用电量的94%,基本不需要外购电即可满足钢铁厂生产的用电。用先进的技术回收利用低温热源用于海水淡化,每年可提供1800万吨淡水,占钢铁厂总用水量近50%,剩下的浓盐水用于制盐。钢铁厂吨钢综合能耗606千克/吨,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24%,吨钢烟粉尘排放量0.43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0.41千克,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的绿色工厂。在曹妃甸,以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为代表,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批批大项目纷纷落地,掀起了一轮轮开发建设的高潮。按照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产业聚集,曹妃甸形成了产业体系鲜明的循环经济特色。
记者了解到,曹妃甸工业区为入区项目制定了科学的门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循环经济标准。如果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不能在产业链条中找到位置,那么即使项目投资再多,规模再大,也别想进入曹妃甸的大门。近年来,曹妃甸因此拒绝项目投资达100多亿元。曹妃甸工业区有关领导说,国家要求我们搞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我们就必须在项目建设上严格要求,敢于说“不”,否则,我们将毁了这块“黄金宝地”,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是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实现绿色增长。着眼于构建唐山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曹妃甸在抓好传统区域内钢铁产业建设的同时,加快培育以新能源、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形成绿色增长新板块。这是曹妃甸推动产业聚集过程中呈现的另一个鲜明特色。
为了打造新兴产业集群高地,曹妃甸工业区重新调整了产业规划布局,将高新技术产业纳入主导产业,与原有的4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并专门开辟一块40平方公里的园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子、先进制造与智能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之势十分强劲。光电子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科技大厦(综合孵化园)、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器、中视中科激光显示核心产业基地、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等8个项目已在这里开工建设,总投资130亿元。其中,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我们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去年以来,曹妃甸工业区新引进的项目以高科技绿色产业居多,涉及太阳能、光电、电动汽车、新型建材、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的电动汽车项目最具代表性。锂源电动车动力总成、上汽绿色能源汽车等项目已经齐聚曹妃甸。按照规划,到2015年,曹妃甸电动汽车产业将形成以整车为龙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综合生产、配套服务,具有一流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的高科技绿色产业,成为国内电动汽车业的领军企业。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第一辆纯电动公交客车近日即将下线。曹妃甸将再次凝聚世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