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调研唐海模式 宅基地指标置换住房求破题
基于产业发展的“唐海模式”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获得空转指标的居民中约1600户选择了建在县城的小区。
杨靖山告诉记者,通过宅基地空转获商品房的居民,身份并没有改变,还是国有农场职工,但是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节省的建设用地可以变成耕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土地农民愿意耕种还可以种,不愿意种可以交归政府经营,政府保证他的用益物权。在县城干点别的,又另外增收。”杨靖山如是说。
“唐海的优势,正是赶上了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李建新直言不讳。
李建新的名片上,在“县长”这一名号之前,还有另一个头衔: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实际上,小到宅基地指标空转,大到整个唐海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曹妃甸的带动作用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预计,一两年后,唐海县的发展将新增近十万个工作岗位。”唐海县政府人才职介科科长孙建生告诉记者。
唐海的户籍人口不到14万,以现在劳动力需求来看,农民进到县城,只要肯干,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
除了宽松的就业环境,近年来,唐海县还开展了劳动力为主的技能培训。2009年,县里出台了培训资金筹集方案,将订单式与非订单式培训相结合,按照培训费县政府、所在场(镇)、个人各承担1/3的补贴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叉车、电气焊等十余个工种的技能培训,1000多人受惠,上岗率超过90%。”孙建生说。
蓬勃发展的产业需求,使得即将空转入县城居住的农民少了后顾之忧。同时,县城里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农民们投身新的事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别的地方是否适用,关键还是要看当地的产业发展程度。”李伟告诉记者。
“空转”尚有难题
杨靖山告诉记者,要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好几万户未批宅基地家庭的住房需求问题,还需要利用好节约下来的建设用地指标。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有一条政策不能突破。”杨靖山说,按照国家土地政策,宅基地流转是需要先建设,后流转的。唐海县的做法是宅基地不建设,直接流转。
这是否违反《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规定?
据了解,批宅基地指标要先选址再审批,用空转的宅基地指标换取城市开发建设用地指标,还需要遵循现有的“占补平衡,先补后占”的原则,国家规定占补平衡一定是先建上再拆,拆完以后再复耕,复完耕以后再置换。
唐海的情况是,按照程序审批后的宅基地没有进行建设,地方政府收储了宅基地指标之后空转,减少了建设程序,节约了建设成本。但是因为没有经过占补平衡的程序,土地部门在审批环节存在疑虑,制约了更多的家庭通过这种方式行使自己居住权利。
唐海县也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已有应对方案,但对于唐海县来说,最迫切的还是如何让节约下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发挥作用。没有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农村宅基地指标的市场价值就发挥不出来。
但是,囿于土地管理政策,唐海县在推行宅基地指标空转上,也是“走一步,三回头”。唐山市政府也不断将唐海县的做法上报给国土资源部,希望引起国土资源部重视,帮助解决唐山市曹妃甸新区建设的土地短缺问题。
3月中旬,国土资源部的相关人员来到唐海,了解了相关情况,并表示会研究此事。
“也许会有突破。”李建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