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今后五年,曹妃甸将变成啥样?

发布:2017/3/1 16:31:16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核心提示

  中国共产党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二次代表大会近日举行,会议对未来五年曹妃甸区的各项工作作出部署,描绘了曹妃甸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是曹妃甸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各种优势潜能最能有效释放的时期,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时期。

  今后五年,曹妃甸区将呈现出怎样的风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亿元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8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同类区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

  改革创新动力明显提升。行政管理、要素价格、投融资、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城乡建设品质明显提升。全区总人口达到50万人,组团式、现化代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力、带动力和聚集力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建设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空气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修复和增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与京津对接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曹妃甸面临的最大、最现实、最宝贵的历史机遇。曹妃甸区将创新协同体制机制,为北京产业转移曹妃甸创造更加便捷顺畅的发展环境;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力争5年内“5.5”产业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摆满放实、全面见效,“3.5”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全面开建、初见成果,示范区落地开工项目不少于200个、建成投产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项目不少于10个,完成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北京医疗、教育、文化、养老服务等优质公共资源聚集,推进海运、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形成与京津等地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体系。

  落实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唐山市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推动天津自贸区优惠政策向曹妃甸延伸辐射,并依托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设立天津自贸区曹妃甸保税仓储物流基地。加强综保区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汽车进口业务合作,加强中新生态城与唐山湾生态城交流合作,积极促进在我区规划建设津冀(滨唐)产业合作示范区,确保有大项目落地。加强两地在自贸区政策共享、产业、交通、港口、园区、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全面对接合作,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对接天津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实现临港产业大聚集

  港口是曹妃甸的最大优势,是曹妃甸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曹妃甸区将培育壮大临港产业,促进实现全市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建成一批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实现临港产业大聚集。

  打好石化基地建设的突破之战、关键之战,突出抓好规划报批和项目落地,在2017年确保不少于两个石化项目开工建设,5年内形成3000万吨炼化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型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环渤海区域原油天然气储运中心、中国北方地区化学品贸易集散中心。

  突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首钢二期2018年10月建成,华润电力二期2018年3月建成。到2021年精品钢产量达到2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精品钢铁及深加工基地、电力能源基地、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海工智能装备制造、北京城建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海工装备等产业,建成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大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依托木材码头,做大木材产业园区,进口木材达到500万立方米、就地加工率60%以上,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木材进口加工交易基地。

  突出高新高端、集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占比不低于40%,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比2016年至少翻两番,真正搭建起支撑曹妃甸跨越崛起的四梁八柱。

  市场主体竞相释放活力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滨海新区和渤海新区学习,切实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坚持海纳百川,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排除干扰,打造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曹妃甸竞相释放活力。

  推动小微企业迅速增长、壮大。力争到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40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授权专利70件。

  加快人才聚集。出台引进人才、吸纳人才务实管用的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兴区工程,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一批本地创新型人才队伍。

  全面释放园区发展动力。理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园区的关系,理顺体制,整合资源,集中人力财力把园区做实,该给权力要给到位,原则上招商和项目建设之外的事都不要管,突出主业。

  记者 黄志山 刘晓静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