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港区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迈进纪实

发布:2015/5/22 10:12:46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驱车在曹妃甸码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装卸景象:矿石码头,四条巨轮同时停靠,十几台大型门斗机来回穿梭,红色的矿粉通过传送带被直接运到了堆场;通用码头,装卸机挥舞着“巨臂”,将一卷卷钢板搬到船上;集装箱码头,一辆辆运输车载着集装箱往来穿梭,几分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被装上船……

  如此繁忙的还有木材码头、煤运码头、LNG码头……

  “截至2014年底,曹妃甸累计建成并运营码头泊位67个,开通内外贸航线12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4万标箱,分别较上年增长18.3%、86.8%,增速居全国第一;完成海关税收246.8亿元,占全省的60%。在曹妃甸港区的带动下,唐山港吞吐量跃居全国港口第四位。”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生说,随着木材码头开港通航,矿石交易中心、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木材交易平台、再生资源交易平台、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曹妃甸区港口贸易周转量大幅增长,正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大踏步迈进。

  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北方大港

  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提出:“拟于直隶湾建不冻不淤大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道”。

  “直隶湾”之“不冻不淤大港”就是位于唐山南部渤海湾中的曹妃甸。它“面向大海有深槽”,不淤不冻,是渤海湾内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它“背靠陆地有浅滩”,甸后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低潮面积30平方公里,零米等深线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可利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达310平方公里,为临港产业布局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

  正是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北省在《唐山港总体规划》中,将曹妃甸港区规划为服务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大宗散货转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将为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等大型重化工服务;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大宗原材料转运功能,并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

  2004年2月,时任曹妃甸实业港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钟敏驾船登上不足两平方公里的曹妃甸岛,在灯塔前汹涌的波涛中,和他的同事们为曹妃甸港口的第一个码头——25万吨矿石码头打下了第一根钢桩……

  光阴荏苒。到去年底,曹妃甸港区已拥有中石油、中石化、首钢、华能、华电、河北港口、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河北钢铁等12家业主码头,建成生产性泊位67个,形成年设计通过能力28218万吨,相继与美洲、澳洲、非洲等4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直航。

  除已建成的设施外,24个获得核准正在建设的生产性泊位计划将在今年底前建成投产,将新增设计年通过能力17101万吨;一批经省政府批准、正在跑办前期手续的港口项目计划在2017年底前后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生产性泊位25个、年设计通过能力5997万吨。上述设施全部建成后,曹妃甸港区将建成生产性泊位106个,2017年前后就能形成年设计通过能力50936万吨。届时,曹妃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

  完善体系打造集疏运大港

  定位于建设曹妃甸国际能源、工业原材料集疏与贸易大港的组织者、建设者和运营者的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曹妃甸港集团控股并联合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曹妃甸港区集港口建设、开发、运营、贸易及投融资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旗舰企业。目前公司总资产达180亿元,旗下拥有分公司4家,控股、参股子公司21家,正同心实施“国际强港梦”战略。集团董事长王克生说,建设国际强港、贸易大港要靠实力说话,起码要有规模实力、经营实力和环境实力。

  壮大规模,打造中国矿石、钢材、煤炭三个最大港口。目前,曹妃甸已建成5至15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1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0000万吨;建成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000万吨;建成25万至30万吨级矿石泊位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9700万吨;建成15万吨级LNG泊位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650万吨;建成5万至10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410万吨;建成2万吨级至5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399万吨;建成2万吨级至5万吨级通用杂货泊位和多用途泊位1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778万吨。

  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港口功能日益完善。按照曹妃甸港区能源、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集疏港的功能定位,顺应船舶大型化、码头深水化的发展趋势,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资产和资金为纽带,全方位介入曹妃甸港区码头建设,以控股、参股的形式,发起组建了10多个实体企业。目前曹妃甸已拥有渤海湾内最大的矿石接卸码头,可接卸40万吨级以下的散货船舶,单船最高卸率达每小时9000吨,正在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矿石保税物流基地;拥有200万平方米堆场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钢材出海口,未来钢材下水量可达4000万吨。与此同时,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利用弘毅码头与相关煤码头一起,借助港址条件、集疏港环境、物流成本等优势积极打造北方最大的进口煤炭基地及国际煤炭中转分拨中心。

  在加强港口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完善与铁路、公路等“大通道”的有机衔接。目前,曹妃甸在已经建成迁曹公路、唐曹高速、唐曹公路的基础上,正加快蒙冀铁路、水曹铁路、唐曹铁路和迁曹高速路建设,随着这些铁路、公路的开通,曹妃甸港集团将进一步扩大水铁联运业务,在内蒙古、山西等远程腹地设内陆场站和“无水港”,拓展港口辐射范围;加强与国铁经营管理单位的沟通和衔接,优化与港区相连和与地方铁路相连的国铁干线运行组织,拓展港口腹地,吸引华北西部、西北东部的工农业产品等杂货和集装箱货源,并为其提供矿石等进口原材料运输服务。通过完善港口集疏运公路网,凭借京津冀城市群高密度的铁路、公路网络,不仅将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纳入自己的腹地,而且还将为蒙古国打通新的出海口,也必将大大提升港口的集疏运能力。

  同时,还通过与北京的合作,加快拓展完善港口集疏运功能。积极推动北京市政府或企业投资、参股曹妃甸港口开发,加强与船运公司的合作,积极拓展外贸内支线和直航线,鼓励北京企业把曹妃甸港区作为原料和产品输送的主要通道,迅速把量做大,将曹妃甸港打造成北京新的“出海口”。

  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

  “加快拓展和完善港口功能,着力推动曹妃甸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2012年9月,曹妃甸区第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曹妃甸港区奋进的号角,拉开了曹妃甸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发展大港口、大物流、大通道,推动曹妃甸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的大幕。

  去年1月20日,文丰木材码头的通航,可谓曹妃甸由集疏大港向贸易大港转变的最典型案例。

  记者看到,在曹妃甸港区第三港池北岸的文丰码头,来自新西兰、巴西等地的木材正在源源不断地从船上卸下。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专业化木材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602万吨。以文丰木材码头为依托,曹妃甸木材加工集散基地正在建设,海森、洋森等木材加工贸易项目相继开工。到2018年,曹妃甸每年木材加工集散能力将达到800万立方米,这里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木材交易平台。

  而曹妃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则是曹妃甸由集疏大港向贸易大港转变的又一力作,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又一成果。由天津规模最大国有企业——天津物产集团和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曹妃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主要为国内外矿山、冶金企业在港口前沿提供综合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矿石现货交易中心及电子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现货贸易、网上交易、融资服务、物流配送、保税加工等全方位服务,使港口服务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作为曹妃甸港口的龙头老大,曹妃甸港集团公司在转型升级,打造一流贸易大港中更是好戏连台。在实施与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单体码头深圳盐田港合作、全面参与港口新建续建项目、统筹港区资源配置和经营秩序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引导港口物流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重点在贸易平台建设上做文章,不断吸引关联企业共同促进配套产业落地,共同开发曹妃甸。先后与联想集团、秦皇岛港、大连港、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天津物产集团、中化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实现了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的功能对接,充分带动区内临港加工和拆装箱、代理、托运业务等物流产业发展,推动了再生物资运输、加工、利用,牵引了保税仓储、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的兴起发展,牵动着曹妃甸港区由货物运输港向贸易港、现代物流港转型。目前,曹妃甸铁矿石配送中心项目矿石破碎、筛分、配矿业务基本达产;拥有14万平方米优质仓库的曹妃甸国际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已建设到位,后续规划利用工作全面启动,一大批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钢铁临港加工企业正在加速聚集入园落地……

  去年,为适应世界铁矿石供需格局市场变化,港口公司面对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国际四大矿山降低物流成本的强烈愿望,积极推行了“矿山前移”工作,并通过堆场混配受到国内外钢铁企业的欢迎。

  “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曹妃甸依托深水大港、广阔的腹地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煤炭、木材、钢铁、矿石、可再生资源、燃气等‘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动曹妃甸港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 ‘买世界、卖世界’大进大出的格局将很快形成。”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树鹏的话语中透着自信。 (本报记者 齐福臣 孔祥华 柳士伟 张晓悦)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