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曹妃甸区泽臣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创始者杨振春(图)
图为杨振春与客户商量维修事宜。本报记者赵勇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士伟 晓悦 通讯员 海光 连君)曹妃甸区唯一一家船舶修造厂,不显山、不露水。
记者在柳赞镇顺着蜿蜒的小道沿溯河曲折而下,在接近入海口的西河码头,一片浅滩豁然开朗。只见数十只渔船被悬空架起,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正指挥工人们艌船。这位中年汉子就是曹妃甸区泽臣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创始者、柳赞二村村民杨振春。二十年来,他用自己的修造船技术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渔民兄弟们的安全。
柳赞镇自古就是船舶转运避风码头,为江南商船北上必经之地。渔家之子杨振春自幼就喜欢在船上玩耍,十几岁就登上了远闯捕鱼的机船,并考得了三级轮机长证书。渤海、黄海、东海……中国的海岸线他一一走遍,他们的渔船还在钓鱼岛避过风浪。
走南闯北、历经大风大浪的杨振春再次回到家乡开始意识到,有着几百年捕鱼历史的几个渔村竟然没有一家正规专业的修造船厂,渔船破损后,渔民只能自己小修小补。由于缺乏先进设备,为了修补船底,渔民只能将船身侧倾或者掏空底部泥沙,却因此发生了多次渔船侧翻下沉造成渔民被砸压至伤亡的事故。
杨振春暗下决心,一定要创办一家安全的修造船厂。“船与人是命运共同体,船毁人则亡,船安人才安,咱不能眼看着渔民兄弟丢掉性命!”杨振春说,他办厂的初衷很单纯,就是盼望家乡“船好人安”。
然而普通渔民开厂绝非易事,杨振春为了掌握修造船技术,到唐山市进修学习了机电技术,并取得了中级职称。为了筹集办厂资金,手头并不宽裕的他只得挨门挨户借钱、请工。年迈的老渔民李大爷看到振春办的是正经事业,掏出了仅存的儿子孝敬的一千多元钱说:“钱不多,尽点心意吧!”踏过无数门槛、手攥一把借条的杨振春,在广大乡里乡亲的支持下,终于在1995年创办了船舶修造厂。
盖了厂房,开了坞道,从此船只可以被设备悬空支撑起来维修,从而大大提升了安全性。杨振春又聘请了专业人员,通过不断学习钻研,他自己也逐渐成为了修造船的行家。
船只修好后,老杨还经常亲自跟船出海,检查行船效果。有了设备、技术的保障,更凭借杨振春的责任心,柳赞镇从此再没出过一起修船事故。二十年来,杨振春始终不忘初衷,默默坚持自己信守的准则。为了渔民兄弟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走到哪里,犯职业病的他只要发现船只潜在安全隐患,总会主动提醒船主,甚至即使对方付不起费用,他也要上前帮忙修补。用老杨的话说,“船是咱渔民的命根子。”村民小刘没钱修船,出不了海,断了收入的一家老小愁得团团转。杨振春听说后主动帮他修船,还免收了4000元的修船费用,感动得小刘热泪流淌。由于老杨经常替暂时付不起费用的乡亲垫款修船,虽然主顾越来越多,但他的修造公司只能勉强维持运转。
在船厂,记者还听说了一个老杨并未提及的故事。1976年10月10日,杨振春所在的机船停泊在秦皇岛港口码头,他正在拉响汽笛时,突然发现机舱内冒烟着火,眼看船要爆炸!他立即不顾生命危险跳入机舱,端起油盆往外跑,随后又返回去扑灭火苗,当时身穿的化纤衣物早已被烤化粘着在皮肤上。最后看着大火逐渐熄灭,杨振春松了口气,却再也支撑不住晕倒了过去,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
听着别人讲述自己的事迹,老杨看看手上至今依然干枯褶皱的伤疤,只是淡淡一笑。没有企业家的桂冠,没有英雄模范的光环,但从小听着老辈人“同舟共济”“解救危难”故事长大的他,一直坚守着世代与大海打交道的人们共同的准则。
曹妃甸地区火热的开发建设给古老的小渔村吹来了新鲜的海风。老杨的船舶修造厂由起初只维修小渔船,到排造大型渔船、运输船,如今年修造规模可达三百只。为了抢占时代商机、支持曹妃甸建设,老杨根据曹妃甸的海上地形和水深情况,自己绘图排造了载重5000吨、长73米的平板驳船,目前正用于曹妃甸工业区的水上施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