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种粮大户曹妃甸区四农场张跃进扎根沃土领富一方
在张跃进承包的稻田,几百亩的稻田种植着津糯1号300亩,津源144号6.5亩,这些优质水稻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谈笑间,张跃进流露出劳动致富的自豪。
张跃进是曹妃甸区第四农场富康村农工,他把根深深扎在四场这片沃土中,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成为了致富一方群众的领路人。
2011年,他了解到农工群众在推广现代农业水稻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上,欠缺科技知识,致富门路少,致使农工种田增收难。他向农场党委提出《大力发展泥鳅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议案,并积极与农场主要领导沟通,领导高度重视,农场党委及时组织各村队支部书记及种田大户代表20余人,深入江苏赣榆考察学习泥鳅养殖技术,回来后进行示范试养取得成功,迅速在全县广泛应用推广,一个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脱颖而出。
张跃进立足本地水稻种植资源,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大胆实践。2001年,在农业用水紧张、农业发展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张跃进承包土地200亩,开始发展规模化经营。沿海土地的特性适宜农业水稻种植生产,但盐碱度含量较高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为突破这一瓶颈,他按照专家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土建施工,沿农渠四周开挖了一米多深环沟,以利于沥碱排涝。投资3万多元架线接电,打200米深机井两眼,满足农业生产水电需要。为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他向各级技术人员虚心请教,买来种植技术丛书潜心研究,逐步摸索掌握了一整套水稻规模种植管理技术。为农工种植水稻发展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之路进行了有效尝试,为农工开辟了又一条增收渠道。他的种植发展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无形带动力,在缺水困惑中茫然的农工们从中看到了希望,不仅本队本场农工,就连其他场好多农工也赶来参观取经。2004年以来,张跃进每年承包土地600亩以上,成为全场有名的种植状元。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他还引进立体种养新技术,开发稻田养蟹100亩,亩效益达到900元。张跃进自己致富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其他农工发展高效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全队新品种采用率达到85%,生产效益大幅增加,实现了种养结合,多品种、多模式、多渠道、多条腿走路,土地综合效益极大提高。
2010年,他建议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让更多的土地向规模经营户和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加速富余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他自己先行一步,带头示范,依托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家庭农场。同时,大力发展立体种养,对1000亩稻田进行稻田养蟹,每亩增加收入200元。他成立了米业公司,坚持“农田-餐桌”一体化管理,开发应用和推广稻田养蟹技术,采取无公害化技术管理,精细化耕作生产绿色环保稻谷,打造自己的优质绿色环保大米品牌——“蟹田生态米”,与唐山、天津、北京等超市建立农产品订单关系,形成了农业产业化之路,为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张跃进连续多年被县场两级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2009年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