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旅游频道 > 旅游动态

北京什刹海导游超9成为外地人 难觅京腔京韵

发布:2013/7/24 11:10:06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河南腔、湖北调、甘肃音……这说的不是北京站候车大厅,而是什刹海的导游们南腔北调的讲解。在什刹海,导游九成以上是外地人。少了京腔京韵,京味浓郁的什刹海顿时韵味大减。

  招不来北京人

  昨天,记者来到什刹海,发现胸前挂着证件、负责旅游接待的三轮车夫、电瓶车导游等工作人员,都是外地口音。到什刹海游览,本想感受老北京民俗风情,可满耳朵净是外地口音,觉得别扭。

  北京人都哪儿去了?

  “北京人谁肯干这个!”面对记者提问,一位正等活儿的人力车夫说,“我们收入很低,北京人谁稀罕这点儿钱。”车夫手指烈日下大汗淋漓、晒得黝黑的同行说:“北京人肯受这累?”

  记者找到一家经营三轮车的旅游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什刹海最早的人力车就是北京人干起来的。“他们特能侃,一口京片子,外地人都喜欢听,老外也喜欢。”正因为如此,什刹海的人力车一度非常红火,也成了什刹海旅游的名片。

  可正因为红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08年,政府进行规范管理,引入9家公司授权经营,并把车数限定为300辆。

  “外地人肯吃苦,收入期待也没那么高,而且易于管理,公司新招的基本都是外地人。”这位工作人员介绍,9家公司之间也竞争,人力成本低,公司才有效益。“也想招北京人,想让游客听地道的北京话,可北京人不干,招不来。”

  竞争更激烈,收入却降低了,很多当初入行的北京人慢慢退出。至今还留在车队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被誉为“后海八爷”,也就10人左右。除了出车,他们还负责给新同事做培训,可这些外来徒弟,讲不出师傅们的北京味儿了。

  什刹海当地人在干什么?

  胡同里一个卖冷饮的摊主告诉记者,在什刹海,白天基本见不到当地居民,他们晚上才出来。“胡同里、大树下,喝着啤酒吃着烤串的,都是。”这位摊主在什刹海做生意10多年了,据他观察,当地居民“一般都有房子出租,不愁钱。有的自己住的面积很小,五六平方米,挤出地方出租。这些人一般不上班。”

  南腔北调的导游

  在地安门商场后身,记者找到一处咨询站点,询问有没有当地人导游。

  “北京人、外地人都一样,游览线路、讲解内容都是统一规定的,你找北京人讲的也是这些。”工作人员打岔说。见记者不死心,这位工作人员又说:“什刹海这些三轮车、电瓶车什么的,有9家公司在经营,司机、车夫、导游九成以上是外地人,要说北京人,也有,300辆三轮车里连10个都找不到。”

  没有北京导游,记者上了其中一辆三轮车,车夫小王是个黝黑壮实的小伙子,今年25岁,甘肃人,初中毕业,经老乡介绍,才来北京什刹海当起了三轮车夫。

  “就这解说词,我背了一个月才考试通过。”小王说,自己干了三四年了,这点儿词儿早背熟了。在一处胡同里,小王停下车,开始讲解胡同人家的门。

  “这门当,少的2个,多的12个……家里有两个门当的人要是跟有12个门当的人结了婚,就叫‘京龙护凤’。”

  “‘京龙护凤’?哪四个字?”记者问。

  “就是‘京’(金)色的京,护士的护。”小王说。

  “是攀龙附凤吧?”

  “宁(你)说的那个不对!”小王显出不屑解释的表情,“宁还想不想听了?”

  小王告诉记者,蹬三轮车的,山西人最多,还有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地的人,北京人基本没有。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