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不会老——记唐海县十农场乡村医生李兰荣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郑自忠、张丹平、孙学伟)
“我能多活几天,就为老百姓多做几天事。”——李兰荣
20年前,一篇《不老的故事》让她名动全国,一个个映照人间大善与大爱的故事,在全国读者的心中潺潺流淌;
20年后,她虽疾病缠身,但仍然坚守着白衣天使的岗位,呵护着乡亲们的生命安全,续写着那永远不老的故事。
她,就是在唐山唐海乡村行医40载的李兰荣。
已年过半百的她,是个不老的天使。
爱心写就《不老的故事》
1990年第11期《共产党员》杂志很珍贵。在唐海县十农场,不止一位乡亲将它收藏了。在它的封面上,李兰荣身着白大褂笑靥如花,当时,她正肩背医药箱,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翻开杂志,一篇《不老的故事》催人落泪,这,是李兰荣用爱心写就的,是唐海县十农场的父老乡亲们用泪水装帧的。
《不老的故事》记录了李兰荣早年的人生轨迹——1970年, 15岁的她背起药箱,在乡间的小路上迈出了行医生涯的第一步;1980年,25岁的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1990年,她正值35岁,却因身患甲状腺癌入院手术,牵动了全县甚至全国知悉她先进事迹的人的心。
一名乡医,一场大病,一次手术,何以感天动地?
因为人们忘不了,在她新婚大喜的日子,有一位难产的患者令她不顾世俗的阻拦,毅然离开花烛正旺的洞房,直到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打破东方的晨曦,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因为人们忘不了,有一年除夕夜里,东北风夹着雪花呼啸不停。然而,就是一个从几里外的砖厂打来的电话,使李兰荣拖着已有八个月身孕的身体,去挽救一位难产的患者;
因为人们忘不了,有一天,李兰荣出生仅41天的儿子高烧40℃并伴着抽风,正当她心急如焚时,村民李金贵爱人难产的消息传来,李兰荣含着泪“狠心”把儿子塞给母亲,她说,那边可是两条人命……
到1990年,李兰荣这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已行医20年,经她救治过的病人已成千上万,仅接生孩子就2000多例。“没收过一份礼,没吃过一次请!”乡亲们都说,从她身上,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然而,她偏偏对自己照顾不周。她没有留意到,病魔已悄悄侵入了她的身体。
1987年,李兰荣就感觉到了自己颈下有一个肿块,忙碌、还是忙碌让她忽视了自己的身体。1989年底,她连续出现几次高烧,但当时因流感患者很多,就把去医院的事一拖再拖。1990年春节刚过,她又持续高烧,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死神来袭,她却从容面对。在手术前的日子里,她以一种近乎“诀别”的姿态,逐一看望叮嘱所有的老病号和十几名孕妇。
1990年2月13日,是李兰荣动手术的日子。救护车到来时,乡亲们纷纷赶了过来,口中喊着“老天睁眼,救救这孩子”,直到救护车离开, “你可回来,回来,回—来—”的声音仍绵延不绝。在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李兰荣坚定地对医生说:“我一定要活着回去,一定要多为爱我的乡亲们做一点事!”
当年,李兰荣的先进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日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纷纷刊登她的故事,《共产党员》杂志不仅以她为主人公讲述了《不老的故事》,而且将她的大幅照片刊在杂志封面。中共唐海县委作出决定,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向李兰荣学习,唐山市委组织部为此拍摄电视专题片。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的邢崇智也亲笔题词:“学习李兰荣同志精神”。
像是为了回应广大乡亲们的祝福,更像是为了履行为乡亲们多做些事情的承诺,李兰荣战胜病魔挺过来了。洁白的大褂,黑色的药箱和天使般的笑容,开始陪着她一起续写《不老的故事》……
“信念”延续《不老的故事》
李兰荣走了过来,一走又是20年。
手术后第21天,兰荣就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出院。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为30多个孕妇做了检查,为70多个患者出诊打针、输液……
“兰荣又是以前的兰荣了!”乡亲们欣喜地奔走相告。
兰荣的确是以前的兰荣。这20年来,她忙于公共卫生宣传、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打防疫针、发糖丸、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工作,担心不轻反重了……不熟悉的人难以置信,面前这位永远面带微笑的白衣天使,是一位与癌症不断抗争的胜利者;
这20年来,乡亲们几乎忘记了她其实也是一名“患者”。因为,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她依然随叫随到。而且,面对患者,她依然充满活力和自信。
所不同的是,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抗癌药物,过于劳累奔波,兰荣身体每况愈下。1998年,考虑李兰荣身体状况和业务能力,组织上将她调至农场卫生院副院长管理岗位,一方面减缓其在基层的工作负荷,使其调养身体;另一方面,发挥其在妇产科方面的领军作用。
岗位变了,但她坚定的信念,服务群众的赤诚没有变。任副院长后,兰荣非但没有闲下来,而是更加忘我地工作。当群众得知兰荣到卫生院任副院长后,周边场镇甚至丰南、滦南、乐亭等周边县区的患者纷纷前来就诊。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兰荣主持制定一系列医院妇产科工作规章制度,完善了配套服务设施,组织妇产科所有业务骨干全部到唐山开滦医院等大医院学习,使医疗水平飞越提高,门诊量增加了6倍。
2006年冬季的一天,兰荣已经忙了一个上午。几近中午时分,一名车祸患者赶来救治,她来不及脱去白大褂便再次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在为患者做好医治处理和妥善安顿后,才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途中却因过度劳累不慎跌倒,致腿骨骨折,只能在家平躺静养。然而,仍有患者慕名来家中找她,她于是在家中开始了“躺诊”。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没等养足1个月,她得知医院有例难产患者命悬一线时,却再也躺不住了,“就是麻烦你们架着我,我也要亲自为患者做手术!”禁不住患者家属的恳求,更禁不住李兰荣的恳求,同事们不得不扶她走上了手术台。此后,她就再也没在家休养过一天,结果落下后遗症,导致股骨头坏死,至今走路仍一瘸一拐。长年忍受病痛的折磨,而李兰荣却说:“一条腿换一条命,值!”
李兰荣常对年轻医生说:“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她把这种要求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感染和带动着其他医护人员。2008年冬天,一位老人遭遇车祸后被送到医院,腰椎损伤,大小便失禁,病人家属却一直联系不上。当时,她就像患者的女儿一样守护在病床边,和医院护理人员一起,为老人喂饭换洗,擦屎擦尿,精心照顾了20多天。当患者家属赶到时,眼含热泪,拉着她的手感动地说:“你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她永远不会老……
2008年,李兰荣办理了内退手续。“落了一身的病,你早该歇歇了!”亲友们都如是说。
然而,李兰荣哪里歇得住!听说她退休回家了,反而有更多的患者登门求诊。见此情景,她干脆在家里开起了诊所。
“我手上出了几个小水泡儿” “我脚崴了一个月咋也不好呢?”“我自己在外边买的这膏药贴着不服,使哪个膏药好?”……每天从早晨6点开始,李兰荣小小的诊所里总是人来人往。6月4日,一个“胃又不舒坦”的中年汉子进来,李兰荣拿两瓶胃舒平,收了4块钱就给“打发”他走了。“贵药不一定管用,对症才好。”李兰荣说,在农村,慢性病特别多,很多人常年吃药,总吃贵的吃不起,“我就是想让乡亲们少花点儿钱,少受点儿罪。”
在李兰荣的诊所看病便宜,给人治病不赚钱反“搭钱”,是众所周知的。
她经常和丈夫说:“我们面对的是父老乡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对不住他们。”在她家的诊所,收费有减、缓、免的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费用10-20%;一时资金紧张的患者可缓交费用;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此外,按常规要收的5元妇科检查费,她从来没有收过,更从来没有收过出诊费。平时,百姓需要一些便宜的药简单包扎伤口,她也从没要过一分钱。乡亲们帮她算了一笔账:每年,她的诊所为乡亲们减免的费用近万元。
宋秀岭长年患病,每次兰荣为他挂点滴,老人总是含混地叨咕:“就是不挣钱,也别赔钱啊……”
平日,兰荣给患者开药只开两天,为的是观察用药情况,避免浪费。输液时,她从来不会离开,等到输完拔掉针头,她还要观察一阵才放心地离开。40年来,她治疗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医疗差错。遇到自己感到棘手的病例,李兰荣还会亲自护送到医院,不要患者一分报酬,不吃患者一顿饭,甚至不喝患者一口水。
“老百姓受一点儿好都记得。”李兰荣回忆,村民李双福的孩子刚出生时患吸入性肺炎,是自己把孩子送到唐山开滦医院,并垫了1000块钱医药费才助她脱险,事后,她又送了孩子200元营养费。当时,李双福一家穷得要啥没啥,到了冬天,他用稻谷换了几个冻柿子,用破书包兜着给李兰荣送来。“当时,我感动得泪儿就下来了!”她说,在自己的坚持下,她只留下一个柿子,剩下的又让对方拿了回去。
今年,儿子斌斌结婚是李兰荣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原打算请请亲戚就行了,没想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闻讯后都前来道贺,上千人的喜庆场面甚是宏大。人们说:“她光顾着我们了,这样的好人家里有事儿了,我们怎么能不上前呢!”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在唐海十农场,关于李兰荣的故事却人人爱听,人人爱讲——“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共产党员……她,是永远不会老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