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科学发展的样板

发布:2010/6/19 7:34:55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编者按

  自2003年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帷幕以来,曹妃甸用7年时间捧出了一份不俗的科学发展“成绩单”。今年是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5周年,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曹妃甸,关注曹妃甸,鼎力支持曹妃甸开发,本报专门开设《聚焦曹妃甸》专栏,推出一组曹妃甸系列报道,今日刊发第一篇《曹妃甸:科学发展的样板》。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王琳 曹功伟) 有的年份,历史注定要写下浓墨重彩——2003年,伴着通岛路隆隆的机械作业声,曹妃甸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5年,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曹妃甸工业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曹妃甸首次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他说,“曹妃甸是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

  2009年,首届曹妃甸论坛举办,唐山的绿色增长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2010年,步入“产业聚集攻坚年”的曹妃甸,以其凌厉的攻势,在国内外再掀产业聚集热潮。

  倏忽7年,曹妃甸捧出了一份写满“科学发展”的成绩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密集启动建设,通过填滩造地形成的170多平方公里陆域上,水、电、路、讯等设施日臻完善;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布局,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新版图正悄然形成;一个个先行先试试点陆续启动,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曹妃甸不仅给唐山牞也给全国提供着实践的模本。

  初夏的一天,我们踏上曹妃甸工业区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瞩目远眺,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托起了一个绿色的曹妃甸,真是换了人间!凭海临风,强劲的海风吹来,曹妃甸犹如一艘巨轮,义无反顾地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乘风破浪。

  风起曹妃甸,吹皱的是科学发展的一池春水,挥写的是绿色增长的奇迹。

  七年磨剑

  出席2009年首届曹妃甸论坛的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莉,在参观了曹妃甸工业区后感慨道:“没想到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水准这样高。”

  所有到过曹妃甸的人有着同样的感慨。2007年至今,全国各地约有两万批20万人次到曹妃甸“取经”,并留下了“收获颇丰”的感言。

  七年磨剑,曹妃甸渐成科学发展的“取经地”。科学发展撬动起这片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的一切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

  拉开时空焦距,或许更能看清历史的细节和发展的脉络。

  唐山的发展曾一度走入“死胡同”:资源型城市粗放式发展,拼资源、拼土地、拼环境,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循着科学发展的轨迹,唐山开始了资源型城市的“漂亮转身”。

  科学发展,必须断掉过去的老路。如果有了一次重新布局生产力的机会,有了一次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机会,我们又该如何行动?

  历史选择了曹妃甸。这片渤海湾中的热土,给了唐山重新“出发”的机会。于是我们看到,在曹妃甸“这张白纸上”落下了唐山转变发展方式的神笔,科学发展在这里率先“破题”,一个个充满勇气与智慧的试验在这里结出硕果。

  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所言:“从开始规划到全面开发,曹妃甸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以循环经济为立区之本,使之成为一个集绿色产业、绿色港口、绿色城市为一身的科学发展样板。”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在这一清晰坐标下,曹妃甸开启了新的旅程:

  ——曹妃甸被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曹妃甸将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构建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关联产业循环配套的产业体系,最终把曹妃甸建成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

  ——曹妃甸构建以精品钢项目为龙头、以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装置为龙头、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三大产业链内部,将废气、废水、废渣消化殆尽,使一些本应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在循环经济链条中脱胎换骨。

  七年磨剑,砥砺出渤海湾的一颗耀眼明珠。自2003年开始建设到2010年5月,曹妃甸工业区累计完成投资1600亿元,实现港口吞吐量1.78亿吨。曹妃甸,渤海湾的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沙岛,被时代的大潮推向了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思想解放的尺度,决定科学发展的深度。循环、绿色、生态的元素牞成为撬动曹妃甸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融入了曹妃甸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细节。2007年,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和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北达天工城市规划设计院、河北工业大学联合编制了《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发展框架及招商导向研究》;2005年,曹妃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2008年1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究竟什么产业项目能够落地曹妃甸?通常会得到一个简单而不留余地的回答:“这要看它是否达到循环经济的门槛,如果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既使投资再大、挣钱再多,我们也不允许落地。”几年来,被曹妃甸工业区拒绝的投资达100多亿元。

  为把好项目的绿色关,曹妃甸工业区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门制定了主导产业准入标准,成为全省第一个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标准”。

  绿色港口

  两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是曹妃甸最早建成的码头,如今,这里成为人们到曹妃甸参观考察的一个必选地点。

  踏上800多米长的矿石码头,只觉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蓝色的海面平静而幽深。偌大的卸船机抓斗上下翻飞,从停靠在码头上的货轮上将矿石卸下,一条封闭的通道将矿石输送到矿石堆场,矿石堆场被防风网包裹,一支支洒水喷枪不停地消灭着泛起的烟尘。观者不禁感叹:这个每天能卸下20多万吨散装矿石的码头,作业时竟有如此洁净的环境!

  矿石码头的环境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建设水清、天蓝、地绿、宜居的生态型港口,2006年底,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以建设世界一流环保生态型大港为目标,开始进行绿色港口模式试验示范。投入近亿元资金,设置矿石堆放场防风网,改进卸船机洒除尘设备和皮带机转接塔除尘设备,实施堆场喷淋等,并建成一座闭路循环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再生水标准后,回收用于矿石堆场喷淋、绿地洒水以及冲厕等。2009年,又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在港区的道路种植树木20.3万株,绿化面积达35000平方米。初夏时节,港区内红红的矿石堆场与绿色的树木草坪相映,别有一番意境。

  2010年伊始,一条新闻令人关注:曹妃甸港口将于2011年应用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电动环保式立体装卸系统。与传统由内燃机驱动的水平运输方式相比,这套系统在码头前沿与堆场间的运转方式采用了全电驱动的立体装卸模式,经初步核算,可比传统码头节省能源25%以上,碳排量减少16%以上,作业效率比目前世界集装箱码头平均装卸效率至少提高20%,堆场利用率至少可以提高25%。曹妃甸的港口从而成为国内首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

  绿色港口之“绿”不仅体现在低碳、环保上,还体现在码头运力的可持续发展上。

  2004年曹妃甸正式启动港口建设,目前港口吞吐能力已达到1.2亿吨。随着2个25万吨级矿石泊位、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煤炭码头起步工程、通用码头一期、二期和首钢成品码头陆续投入使用,2009年,曹妃甸港区完成吞吐量7000多万吨,今年预计完成1.1亿吨至1.2亿吨。

  然而,即使如此,曹妃甸的港口还是受到了结构运力不足问题的困扰。鉴于船舶压港的现状以及码头能力适度超前的理念,今明两年,是曹妃甸港区港口建设大发展的时期。据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泽祥介绍,到去年底,曹妃甸港口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0亿元,今年将再投入120亿元至130亿元,明年再投入100多亿元,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曹妃甸将成为集中投入最大的港区。今后港口建设发展的方向,则集中发展集装箱、液体化工、杂货、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大力扩充港口的综合功能。预计明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3亿吨,跻身全国港口前6名。

  绿色产业

  绞吸船从海里扬起巨大的弧形沙浪,如一道道长虹,“吹”向将要形成的一片片陆域。几年前到过曹妃甸的人们,或许对吹沙造地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再到曹妃甸,曹妃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会告诉你,“已经找不到这种初期建设时的场景了。曹妃甸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170平方公里的陆域已具备全面开发的条件,大的路网框架已经形成。以前,在曹妃甸转一圈可能半个小时就转完了,现在半天时间也不一定够。”

  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产业聚集夯实了基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由此进入大规模的产业聚集阶段。

  产业如何聚集?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再造一个新唐山?热点一次次聚焦曹妃甸。“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坚决不搞低水平重复的项目,推动产业链经济和循环经济,构筑以绿色产业体系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科学发展的理念,点点滴滴渗透在曹妃甸产业发展的每一环节。

  根据《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构建的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基本上以重化工业为主。而在传统理念上,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这“三高”几乎是重化工业的代名词。循环经济的植入则彻底改变了这种理念。

  悬挂于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展览大厅的一幅循环经济示意图,形象地阐释各个产业链条之间的循环关系:钢铁工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再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供给煤化工和城市生活用热;工业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除最终污染。发电厂的冷却水用于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降低淡水成本。如此,在每个产业链上,就形成了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同时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

  在曹妃甸,很难找到游离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之外的企业。首钢京唐钢铁厂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钢渣,就在企业内建了一座水泥厂;为了消化产生的废煤气和循环热量,建了一座热电厂;有水泥以及大量的固废,便有了林昊建材、恒元太空板业等企业进驻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钢铁产业的链条直接延长至装备制造产业。华电集团曹妃甸大型综合能源项目生产大型港口装卸船机、大型海洋风电设备、海上钻井平台、海洋起重机等重型装备,这些生产用材,将主要取自曹妃甸精品钢基地。

  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韩建民说,曹妃甸开发建设几年来,尤其举办曹妃甸论坛以来,已经从一种感性的开发建设上升到了理性开发建设的阶段,现在仅仅靠一腔热情来搞开发建设,已经远远不够。“曹妃甸过去形成的发展规划、发展理念,目前看也没有落后,但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曹妃甸的发展规划、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也需要在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的探索、完善和创新。”

  不断地求新求变,正是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2009年,曹妃甸工业区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在原有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又将高新技术产业纳入其中,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子、先进制造与智能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如果说,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依托循环经济,“循环”出了一片片喜人的绿色,那么,高科技绿色产业在曹妃甸的勃发,又将这片片绿色拓展开来,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绿色画卷。

  沿着北环路一路向前,一座方圆4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座座漂亮的标准厂房内,光电子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科技大厦牗孵化器牘和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器正在加紧建设,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中视中科激光显示基地、工大海宇LED照明、北京仁创科技砂产业、恒元太空板业绿色建筑等项目已经入驻园区。

  在加速产业聚集、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曹妃甸的凌厉攻势之让人印象深刻:短短几年,曹妃甸已经形成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大产业园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五大主导产业引领相关配套产业布局曹妃甸,形成建设大潮迭起、千帆竞发的态势。

  绿色城市

  生态化、绿色城市,人们已经给未来的城市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曹妃甸给了唐山人一次重新筑城的机会,一次探索未来之城的机会。

  从2003年开始,中国渤海湾的天然深水大港曹妃甸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以港口经济和循环工业为支撑的曹妃甸工业区快速崛起。作为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曹妃甸新城开始建设。

  曹妃甸新城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计划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示范性城市,到2020年聚集人口100万。“未来一百年,世界上的城市会是什么样,曹妃甸新城将会给出一个答卷”,唐山人雄心勃勃。作为临港城市,综合利用临港工业循环产生的余热、余气、淡化水以及曹妃甸丰富的风能、电能、地热能,成为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不二之选。多达141项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把曹妃甸新城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区别开来,将城市建设导入一条脱胎换骨式的发展路径。

  新城规划显示,一座外海堤会将风暴、潮汐挡在最外层,一座内海堤挡住咸水入侵,“内观湖,外观海”的独特景观将在这里出现;在一片广袤的湿地上,将建成“森林公园+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区;这里将建成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城市的能源、水循环、垃圾处理等生态系统通过资源管理中心整合,统一建立污水处理厂、沼气回收利用系统、垃圾焚化厂、热电联供设备、中水回用体系、垃圾回收体系、生态能源利用体系等城市生态循环设施,实现城市生态循环,餐厨垃圾和粪便等高浓度有机垃圾转化成沼气,为公交车提供燃料,垃圾真空回收系统将在地下完成城市垃圾的回收,城市内将再无垃圾桶的身影;在这里,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将达到80%以上,从新城的任何地块出发,300米之内可以到达公交站点……

  2010年1月27日,曹妃甸新城首批建设的8万平方米住宅迎来了新业主。网状的城中路、绿草茵茵的草坪、一排排太阳能和风能两用发电的环保路灯、幢幢崛起的高楼……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养虾池和盐碱滩。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仅一座住宅便集中应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25项生态技术,确保居民享受绿色、生态的生活。

  随着填海造地、道路桥梁、环城水系、供水供电、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建设以及生活服务基地、假日酒店、服务中心等具备入住条件,曹妃甸新城的城市轮廓端倪已现。在不久的将来,一座推窗见海、出门见湖,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城市将崛起于渤海之滨。

  七年间,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雏形显现曹妃甸,曹妃甸饱蘸绿色,在一张白纸上精心绘制了一幅科学发展的路线图。曹妃甸赶超发展的强劲脉动,恰是我们剖析中国科学发展之路的典型样本。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