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业唐海、滨海城市”:唐海在提速
2010年,作为曹妃甸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唐海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工业唐海、滨海城市”建设进入奋进年、提速年。
在刚刚闭幕的唐海县委六届八次全会上,这县提出加压奋进,提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产业绿色化、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
打造“工业唐海”,加快临港产业聚集步伐
项目、园区是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这县通过强化基础配套,实施项目攻坚,加速产业聚集,为“工业唐海”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加大园区开发力度,按照“国际水准、国内领先”标准,深化完善临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科学配置资源、合理摆布功能分区,建设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样板园区。未来3年,临港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拉动GDP翻一番,真正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加大项目攻坚力度,集中抓落地、全力促开工、努力保投产,聚力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2010年,将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27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5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曹妃甸论坛“虹吸”效应,瞄准世界500强,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招商月”活动中,通过走出去招商、引进来合作、全方位对接,争取更多战略投资项目落户唐海。
建设“滨海城市”,打造现代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2010年,唐海县将按照建设“绿色城市”要求,不断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
大力实施主城区建设与改造。年内实施城建重点项目45项,总投资102亿元。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推进公用设施工程,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特色彰显、风情独具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启动城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遵循曹妃甸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唐海县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善“滨海城市”指标体系。高标准完善新区设计方案,推进基础配套建设,为城市扩容升级做好准备。
推进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西区开发,创建曹妃甸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国际一流的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成为曹妃甸新区的“休闲港”和“不夜城”。
规划建设“曹妃甸滨海产业新城”,依园建城、以城促产,将曹妃甸新区临港产业园区纳入“滨海城市”规划范畴,打造风光秀美、宜居创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围绕“绿色增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绿色产业的要求,这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构筑支撑“工业唐海、滨海城市”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绿色增长”为方向,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生态旅游”为重点,壮大现代服务业。整合曹妃甸新区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推动以“湿地游、工业游、港口游、新农村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快速崛起,建设曹妃甸的“商务后花园”,成为服务唐山、辐射京津的旅游度假胜地。
以“工厂化”为定位,推进临港现代农业。加速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推进绿港曹妃甸都会农业产业园规划开发,把唐海建成环渤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促进等值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化样板
唐海县按照“统筹城乡、等值发展”的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格局。
今年,这县将加速村镇搬迁整合,按照“大城市、大县城、大集镇”建设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5至6个卫星城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体系。
通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转变农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城乡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公用设施“无缝对接”。
不断拓宽农工群众增收渠道,健全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工的工资性收入,争取每户家庭都有一名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鼓励农工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唱响“三大主旋律”,全面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2010年,唐海县将大力唱响惠及民生的大学生就业、养老保险提标、城乡医保并轨“三大主旋律”。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创业、就业安置体系;全力抓好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未参保老年人养老保障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55元,居全省领先地位;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医药费补偿比例,达到城镇医疗保障水平。
年内,这县将围绕就业、医疗、教育、卫生、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助医、助居、助学、助困等专项救助工程,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教育整合规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业唐海、滨海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突出抓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健康唐海、幸福人民”行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