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海域规划预计年创收10亿
伴随着几十年的渔业开发,渤海渔业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恢复渤海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曹妃甸作为渤海湾重要一极,海洋生态保护提上了政府的议事议程。如何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2008年12月初,《曹妃甸工业区海洋生态构建技术模式研究》———被称为“曹妃甸海域规划”的成果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工业区周边规划280平方公里海洋牧场
《 曹妃甸工业区海洋生态构建技术模式研究》(简称《研究》)是2008年5月份受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委托、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与曹妃甸工业区发展改革局共同承担的。
“目前曹妃甸已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区,也是国家确定的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因此,这个规划不是我们的科研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却是意义最大的。”项目的科研组长、海洋学院水产科学系副主任齐遵利说。
《研究》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华润电厂的温排水,规划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基地、湿地保护区等,通过生态修复、保护,可改善曹妃甸周边海域生态和环境,逐步提高周边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数量。
据参加项目的老师介绍,“《研究》提出了‘湿地-海藻-贝类'海域水质净化技术模式,在循环经济、海洋生物增殖放流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和海域水质净化方面有创新。”
在对曹妃甸工业区海域生态环境进行规划中,项目科研部门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有效地解决渔业资源数量与质量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按照规划,在曹妃甸工业区周边,除沙坨岛旅游规划以外的海域、滩涂以及河口地区规划了面积约280平方公里海洋牧场。280平方公里海洋牧场中,需要确定沙坨岛北侧海洋牧场重点规划区、双龙河口四角蛤蜊增养殖区、栉江珧和高雅海神蛤增养殖区、防波大堤增养殖区暨海珍品资源保护区以及渔业资源保护区等功能区及其具体位置。
海洋牧场区增殖放流种类以原生态种类为主,引进刺参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种类。曹妃甸工业区发展改革局刘处长说:“我们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人工渔礁进行海洋鱼类的招引,采用人工藻礁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
对于规划采取投放人工渔礁和藻礁、放流海珍品苗种、规划保护区等措施,能否达到短时间内使海洋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稳定和丰富生物多样性,使曹妃甸海域渔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刘处长解释说,曹妃甸工业区周边海域底质为沙砾、沙泥等,适宜开展人工渔礁建设、增殖放流等。“研究表明,渔礁区建成后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每立方海水的浮游植物含量较之前增大1.5-2倍,浮游动物含量增大50-150倍,会聚集相当数量的鱼类种群及其他海洋生物,产卵鱼类明显增多。”
“其意义不能仅局限于曹妃甸海域,它可使这种良性循环的状态逐渐扩大到整个渤海海域。”刘处长如是说。
■建立滨海湿地保护区
将湿地保护区划分为污染物净化区、鸟类保护区、观赏旅游区、保护教育区等不同功能区,这也成为此次课题的一大亮点。
具体就是在曹妃甸沙坨岛中南端、双龙河入海河口的右侧区域及青龙河入海河口的左侧区域规划了总面积约为3310hm2的滨海湿地保护区。
按照科研组的规划,曹妃甸将以人工湿地的形式塑造双龙河河口、青龙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污染净化区及沙坨岛湿地保护区的鸟类保护区,并选择以净化能力强的乡土湿地植物作为湿地保护区的主要植物。
通过双龙河口、青龙河口和沙坨岛人工湿地的建设,为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提供良好场所,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丰富了自然资源。
此外,为保证曹妃甸区域规划的良好效果,防止陆缘污染,经实地考察,专家组附带出台了与曹妃甸相邻4个沿海县区的湿地利用和建设规划。
此次规划中充分利用华润电力曹妃甸电厂的余热,在该电厂附近规划了面积13.3hm2的海洋生物增殖放流苗种繁育基地。基地划分为苗种繁育功能区、循环水净化处理功能区、大型植物净化区、研发与控制中心等功能区,全系统、全过程实施无公害、全封闭和零排放的运行管理模式。
刘处长说:“下一步,在《工业区海洋生态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区范围内的鱼苗繁育中心、海洋牧场和湿地保护休闲带等制定实施方案,包装成开发项目,确定项目业主,争取国家生态保护资金支持。”
■预计年均收益7-10亿元
项目实施后,在曹妃甸工业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的基础上,还将为曹妃甸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海洋牧场中的大型海藻大量增殖,吸收海水中N、P和C等营养元素,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的程度,减少赤潮的发生频率。以龙须菜江蓠的一种)养殖为例,在1hm2的牧场中,可以收获70吨鲜龙须菜或9吨干龙须菜,意味着这些龙须菜可以富集2.5吨的C、0.22吨的N和0.03吨的P。
按设计标准,湿地对污水净化能力可达到:BOD5(5日生化需氧量)可降低60%,
COD(化学需氧量)可降低60%,悬浮物可降低91.1%,TN和TP可分别减少70%和75%。此据,人工湿地及湿地公园具有明显的防污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可促进曹妃甸区域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湿地保护区及河口人工湿地的建设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秀丽自然景观;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增强了海洋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加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栖息环境,使曹妃甸区域内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刘处长算了笔经济账:海洋牧场规划藻礁总面积约为16.8km2,假设所有藻礁全部种植鼠尾藻,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鼠尾藻亩产鲜重可达到2500kg,售价2元/kg,则从第二年起本牧场每年可由海藻获得产值1.26亿余元。海洋牧场建成后,滩涂贝类的平均生物量提高4倍,年总产量可达68250吨。“按青蛤、杂色蛤、文蛤、四角蛤蜊的平均收购价格按6元/kg计算,年产值约4亿元。”
随着湿地保护区和河口人工湿地的建设,将彻底改善周边环境条件,景观优美的河口带成为工业区的“后花园”。湿地公园及河口人工湿地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地块价格,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从以上经济效益分析可看出,曹妃甸海洋生态开发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已经显现。项目实施后,估计年均收益7-10亿元,预计3-5年即可收回投资;人工渔礁的使用年限约20-30年,估计经济效益是总投资的10-15倍。
■海洋牧场和湿地保护区为渔民提供就业
刘处长介绍说,海洋牧场和湿地保护区建设将促进旅游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为渔民提供作业场所和就业机会,渔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海 洋牧场和湿地保护区可为海洋生物科费行为的转型,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分析表明在曹妃甸所选海区投放人工渔礁,不会影响航道和港口工程建设。对于人工渔礁是否对海域带来影响,齐主任说:“人工渔礁投放后,不会改变潮波性质和往复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