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年间,第八代的李永山迁居万泉县闫景村,距今370余年。1821年,传到第十三代“文”字辈时,以李文柄为首在当地赶集摆布摊,他们捕捉到陕西靠近宁夏、内蒙一带的定边、靖边、安边(简称“三边”),因自然条件限制不能种植棉花,布匹奇缺的商机,便组织马帮驮运土布跑“三边”,返回时捎上皮货、药材、杂货等,常年坚持双向长途贩运,被人们称为“边客”。
路线是马帮从河津摆渡黄河,进入陕西境内,挺进宜川县,再经延安、安塞,经过千里跋涉,最终到达三边。
1830年,到第十四代“敬”字辈时期,李家的经商分号“敬义泰”、“敬信恭”、“敬信溥”、“敬信诚”遍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40个地县,共100多个店铺。经营项目二、三百种,并生产加工销售糕点、玫瑰露酒、枸杞酒、黄酒、酱油、陈醋等。就这样连续几代艰苦创业,勤俭治家终成一方巨贾。
李家的发迹史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以其传统农业聚集资本,然后转入商业领域,又由于封建商人的积极进取,成功进入近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家族能够连续实现中国近代经济的三个跨越,与时俱进,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而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与晋中的晋商大院相比,李家大院的许多建筑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其特点是: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特别是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
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的建筑精雕细琢不失其雄,刀劈斧砍不失其精!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仿欧哥特式门楼
李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