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北中轴线的奥林匹克公园,用“龙形水系”,连接了一处处比赛场馆和道路、园林,公园里湖泊河流密布,垂柳依依,绿草覆岸,使得海内外游人流连忘返,也给正在进行北京奥运会各项赛事的场馆建筑群,平添了几分柔美。
如今,亲水理念已经融入到新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表示,目前,北京六环线以内已经再现了碧水绕城的景象。北京城以更加清秀、幽雅的形象,迎接参与奥运大家庭聚会的各方来宾。
毕小刚介绍,北京市六环路以内的城市河流共有52条,长度达520公里,还有许多城区湖泊,奥运会举办前夕都得到了治理,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流畅。
“现在,这些河道、湖泊既是城市的供水、排水和调蓄洪水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北京的重要景观水域。”毕小刚说。
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以来,在城市中心区先后建成了9座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达8亿立方米,占到全市污水排放量的92%,实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根据生态治水的指导思想,北京市政府重点疏浚和恢复了护城河水系、古代水源河道、古代漕运河道、古代防洪河道、风景园林水域,使城内水网交错、流水汤汤。河道内栽种了芦苇、香蒲,放养了鱼类、田螺、河蚌,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同时,增加了河道两岸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水环境质量达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作为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历史上曾经河湖相连,水网纵横,小桥飞架,杨柳夹岸,荷花印日。500多年前,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徵明暂居北京时,赋诗写道:“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如今,古代画家看到的古都水城景象,伴随着奥运会的举行,再现于人们眼前。
时至立秋,北京城里,一处处的海、潭、池、塘、淀、洼、沟、河上,微风吹拂杨柳,繁花点缀绿草,一派天朗气清、水阔流长的景象,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给北京市民和观光的游客、运动员提供了很多休闲去处。
北京旧城中心什刹海,景致四时如画:白天,湖边杨、柳、槐、榆剪影如烟,湖面水草茂盛,使晶莹透亮的湖水,染上了淡淡一抹绿;夜晚,桨声喋喋,画舫穿梭,后海酒吧街的灯火倒映水面,流光溢彩,更是四方游客必到之处。
19日清晨,在复兴门外的护城河边上,晨练的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他们大都是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从前的护城河,河水不流动,散发着异味,河道整治后,河水重现清澈透绿,河边成了大家早晚消暑纳凉的地方。
他说,入夜后,邻居们会把小桌子、小板凳搬出来,切上几块西瓜,对着护城河,打牌下棋、品瓜赏月,拉拉家常,聊聊这护城河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
目前,北京市旅游局已经开辟了多条水上旅游线路,游客可以乘坐古色古香的画舫,游玉渊潭、行昆玉河、入昆明湖,沿途既能欣赏北京城区建筑景观,还可以在船上品尝老北京小吃美食,观看曲艺表演。
在昆玉河的八一湖码头上,记者遇到了来自芬兰的游客海丽丝,她和同伴正要坐上去往颐和园的游船。“实在是太美了!芬兰也有许多湖泊河流,就像这里一样美丽并且清澈干净。”海丽丝说。
保持北京河流水系的干净、清澈,并非一日之功。在玉渊潭东湖南面,记者见到十几名工人,正从一个专门排水排淤泥的池塘中,打捞杂物。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要在湖面上打捞垃圾污物,遇上特殊节日和假期,一天要早晚各一次,湖水的质量必须达到环保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