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热点聚焦

渤海湾畔崛起生态新城

发布:2008/5/9 8:10:08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不详

一辆辆重型货车川流不息般呼啸而过,远处林立的打桩机在海面的衬托下更显高大,尚未完工的巨型建筑、忙忙碌碌的建设工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切,“热火朝天”无疑是最恰当的。
  眼下,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正在进入建设高峰时期。这是记者近日随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文明调研组前来调研时的最大感受。

                                谋划唐山发展大计
  4月15日,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曹妃甸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旭春指着展示中心的沙盘模型,信心十足地披露了一组数字:到“十一五”末,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2000亿元,建成年吞吐能力超亿吨的大港,港区建成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工业区规划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将建成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率队前来调研的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算了一笔账:“工业区每年的建设投入超过了400亿元,每天的投入就是1亿多元,不得了!”
  但此刻,张文台心里还在算着另一笔大账: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唐山市,如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循环经济模式?而这也是此次全国人大环资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唐山市委、市政府也在算一笔大账:抓生态文明建设、抓资源环境建设,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经过实践,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抓生态文明建设、抓资源环境建设,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突破四个“难以为继”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曹妃甸时曾指示,曹妃甸不仅要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而且还要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对此,唐山市副市长辛志纯备受鼓舞:“唐山市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典型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借鉴意义!”
  唐山市委、市政府已经确立了要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确保落实。
  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有两幅挂图十分引人注目,“唐山市曹妃甸科学发展模式示意图”和“唐山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尽管还不尽完善,但这无疑成为一个缩影,彰显出唐山市探索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实践科学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在辛志纯看来,尽管近年来依托雄厚的资源优势,唐山市经济实力增长很快,但总体而言,还是典型的依赖资源的重化工产业结构,能源资源消耗大。
  去年唐山市GDP达28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位居河北省之首,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占比为57%,其中工业占比为95%,工业中钢铁占54%,电力占17%,其余为建材和装备制造,是典型资源型重化工产业结构。
  辛志纯坦言,面对能源资源的困境以及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唐山市如果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信心实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那么,资源支撑、环境容量、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局。这4个“难以为继”,早已成为唐山市上下的共识。

                              节能减排攻坚方案将实施
  一项项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政策陆续出台,成为唐山市实现这些目标的制度保障。
  3月24日,刚刚履新不久的辛志纯接到市长交代的任务,要制定一套节能减排攻坚方案,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于是,短短22天之后,4月15日,就在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组前来调研的当天上午,《唐山市节能减排安全整顿持续攻坚联合行动方案》草案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准备付诸实施。
  方案确定的七大重点工程、九大重点领域赫然在列。“每个部门都有硬指标、硬任务。”辛志纯说。
  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一块难得的黄金宝地、天然良港。
  在2005年11月底建成的曹妃甸港矿石码头,一艘长290米、宽40米的17万吨巨轮正在卸货,是巴西铁矿石。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淑银自豪地说:“2005年我们的吞吐量是43万吨,2006年是1100万吨,去年已经超过2000万吨,今年有望达到3000万吨的设计能力!”
  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这是正在开展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填海造地建设的曹妃甸贯穿始终的主题词。
  当然,这更是唐山乃至更多城市不懈追求的目标。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