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社会快讯

决不能让企业创效益 群众吃烟尘

发布:2008/4/7 18:04:20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不详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中国冶金报记者郑戈、唐山劳动日报记者常云亮)作为专门从事工业经济报道的记者,这几年,每次去唐钢采访都会有新的发现:节能减排项目接二连三开工,肆虐的粉尘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明净,盘踞钢厂上空的“红龙”“黄龙”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翻开采访笔记,唐钢节能减排项目投资历历在目。单就2007年,采访本就有如下记录:

  投资3亿元实施炼焦1至4号焦炉干熄焦和装煤出焦烟尘治理工程,每年削减烟尘排放量2000多吨;

  投入2600万元,对一钢轧厂转炉除尘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黄烟外溢的问题,每年减少烟尘排放量3000吨;

  投资1.24亿元新建南区煤气柜,全年减少放散煤气1.5亿立方米,节约标准煤3万吨。

  唐钢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2007年初,唐钢淘汰了老区5座石灰窑,使周边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07年末,唐钢主动拆除了一座目前尚不属于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限期淘汰的400立方米级高炉。

  半年前,唐钢股份董事长王义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席话犹在耳边:唐钢是唐山经济建设的主力,更要做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功臣。决不能让企业创效益,群众吃烟尘。这代表了全体唐钢人的共识。

  也许,最能感觉出这种变化的还是普通群众。张先生是唐钢一名普通职工,他告诉记者:“做个唐钢职工觉得很荣幸。唐钢为国家缴税多,职工收入有保证,很多朋友都羡慕。但每当朋友们谈起钢厂污染的事儿,总觉得有自己一份儿,感到脸上无光。”张先生说,以前,每当炼钢加入原料的时候,钢厂上空就会腾起一阵阵红色或者黄色的烟尘,被人们称作“红龙”“黄龙”。从去年开始,唐钢花大钱对除尘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严格监控设备使用情况,制定了严格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操作失误造成污染者下岗。“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些红龙、黄龙了,我们上空的天越来越蓝了”。张先生自豪地说。

  2008年,唐钢股份被列入河北省首批节能减排“双三十”企业,唐钢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2008年3月份唐钢停产了一套年产50万吨的普通线材轧机生产线,2008年计划全部淘汰其余两座400立方米级高炉。唐钢总经理王子林告诉记者:2008年,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唐钢计划投资10.28亿元,重点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1个,通过治理,年可削减烟粉尘排放4000多吨,减少化学耗氧量排放1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吨以上。唐钢将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追求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使企业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些数字,规划和措施是抽象枯燥的。但是任何人都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少了,天空就越来越明净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就更加干净了。唐山环境质量的提高,唐钢功不可没。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像唐钢这样重视环保,凤凰城必将是碧水蓝天。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