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2003年在山西省讲课稿)2012/9/21 9:33:04
稻 田 养 鱼 技 术
王文斌(唐海县畜牧水产局)
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稻田养鱼(raising fish in paddy field)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概括讲,稻田养鱼有稻、鱼并作和稻、鱼轮作两种基本形式。北方地区主要是稻鱼并作,鱼取食大量的低等藻类和杂草,也取食浮游动物、小型昆虫、螺类以及部分农业害虫,限制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的外溢,使之转化为鱼产品,并以鱼粪便的形成归还给土壤,改善了水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稻田养鱼宜放养适于浅水生活、能充分利用稻田中天然饵料的鲤、鲫、草鱼等速生鱼类,并采取设置鱼沟、鱼坑,选择高效低毒农药,把化肥用作基肥,作追肥时宜少量多次等措施加以适当解决。
在广西,稻田养鱼已成为农民的“小银行”出现了许多“水上千斤稻,水下千元钱”的典型。
搞好稻田养鱼,其中大有学问,其技术要点如下几方面:选好稻田;搞好工程建设;搞好养鱼种稻前后的施肥、消毒等基础工作;选好水稻及鱼类品种;搞好种养期的综合管理等方面。
1.选好稻田 养鱼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日照时间长的稻田。
2.稻田养鱼的工程建设结合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加高、加固、加宽田埂。田埂高60~70厘米,宽60~80厘米,开挖鱼坑(广西叫鱼凼)应占稻田总面积的5%~8%,鱼坑可建在田中、田边或田角,深80~100厘米,(现在有加大鱼坑面积和深度的趋向,在模式化稻田养鱼中有的用砖、石、水泥做永久性鱼坑)鱼坑与鱼沟相通,开挖鱼坑的时间宜在插秧前进行。鱼沟应占稻田总面积的3%~5%,沟宽40~50厘米,深50~60厘米,挖成“十”字或“#”字型。开挖鱼沟时间一般可在插秧后20~30天进行,抽穗时再整理1次;在稻田相对应两角的进、排水口上安装铁丝网、竹篾等材料做成的拦鱼栅,防止逃鱼与野杂鱼等进入稻田。拦鱼栅的高度要超过田埂10~20厘米,下部要插入硬泥土。另外,还应根据养鱼稻田集雨面积的大小,开挖排洪沟。
3.做好稻田消毒及施肥工作 稻田消毒主要是预防鱼病的发生。在开挖鱼沟、鱼坑之前,每亩(667平方米)稻田水深4~6厘米,用50千克生石灰遍洒消毒1次;8至10天后,结合开挖鱼沟、坑,每亩施有机肥150~250千克,磷肥40千克;插秧前2~3天,再每亩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
4.做好鱼种的放养工作
(1)鱼种消毒:放养时,用10克/1000升(10ppm)漂**或20~30克/升(2-3%)食盐水浸洗10分钟。
(2)放养时间:鱼种放养时间应在秧苗返青后投放。
(3)放养品种、数量及规格:每亩可放养体重50克以上的鲤鱼苗100-150尾、草鱼苗50-70尾;或放养寸片鱼苗600~800尾,放养比例为鲤鱼60%~80%,
草鱼20%~40%。(养鲫鱼量略高于鲤鱼,具体种类、数量应根据自身条件决定)
5.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提高稻田养鱼产量的关键。在养鱼过程中,主要应注意7个方面。
(1) 投饵与施肥:根据天气、水的肥度、鱼类大小及活动情况投喂精、青饲料,做到定质、定时投喂,投饵量为鱼类放养量体重的5%左右。同时,要根据水稻生长和鱼类饵料生物生长的要求,适时、适量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
(2) 适时调节水深:随着鱼类生长,应逐步加深水位,以扩大鱼类的活动空间,以利生长。
(3) 及时清整鱼沟和鱼坑,便于晒田时鱼类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4) 注意防逃:对养鱼稻田应经常巡查,特别是在大雨时更应日夜查看,以防逃鱼。
(5)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由于稻田水浅,酷暑时水温有时达38~40℃,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揣水降温或适当加深水位。
(6) 认真做好鱼病防治工作,保证鱼类顺利生长。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注意对鱼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鱼类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