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1/8/31 22:54:03
[tag]时间,含糊,保障[/tag]“十二五”开局之年,保障房建设快马加鞭。
根据国务院要求,今年11月底前,全国必须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担负着38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河北省,自我加压,规定保障性安居工程8月底前全面开工。
短时间内集中建设如此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省保障房建筑质量如何?为确保建筑质量,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入8月,记者相继走访了石家庄、邢台、张家口等市保障房建设工地,“保障房质量关系千家万户,牵动各级政府的心,时间再紧,任务再重,资金再缺,建筑质量也不能含糊”,这样的表态成为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
把好钢筋混凝土的原料关
8月29日下午,邢台市左岸春天住宅小区9号楼建设工地上,一辆辆大型混凝土运输车正排队进场;十几名工人正在利用机械将钢筋调直,然后进行绑扎……
“我们这个小区将配建700套廉租房,其中,7月初开工的9号楼分布有54套。”小区建筑方项目经理王所良告诉记者,9号楼是小区内首个带有配建任务的开工项目,工程要求明年4月封顶,尽管工期很紧,“但市里要求9号楼一定要建成样板房。”
“样板房首先表现在建筑质量要过硬。”据邢台市建设局质监站站长李英军介绍,今年以来,为确保保障房建筑质量,站里加强了对建筑原材料质量的把关,“一栋建筑70%以上的原材料是混凝土,如果不能把住混凝土的质量关,那建筑质量必然要出问题!”
“按照市里要求,我们这儿的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绝不能用自己现场搅拌的。”王所良说,同施工企业现场搅拌相比,商品混凝土更能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和配比,可防止施工企业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偷工减料。“前一段,临城县一配建廉租房项目就因混凝土强度不够导致建筑质量出现了问题。”邢台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质量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没有使用标准化程度更高、质量控制更严的商品混凝土。
据介绍,目前,邢台市已发展起15家商砼公司,能够满足市区内建筑工程需要,所辖15个县(市)也有80%的建筑工程使用了商品混凝土。
那么,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如何保证呢?记者走进邢台市市政商品混凝土公司,走进试验室,各种实验设备齐全。“这是压力测试仪,主要检测混凝土使用28天之后的抗压能力。”“这是测试原材料酸碱性的。”
据公司副总经理耿建平介绍,为保证质量,公司从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到生产管理各环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除了混凝土,我们另一项重点监控的原材料就是钢筋了。”邢台市建设局质监站长期负责一线监督的副站长孙生林介绍,如今,全市所有的钢筋加工场点都已纳入监控视野。
孙生林表示,在具备场地条件的建筑施工现场,钢筋一律不准进行外加工,目的就是便于监管。
据介绍,今年邢台市新增保障房建设任务22560套。
“任务很重啊。”邢台市建设局副局长郭建学表示,按邢台市提出的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要达到市优标准的目标,“难度更大,任务就更重了。”
“任务再重,只要我们抓住原材料这一关,抓好主体结构的建设,就为保障房造就了‘好筋骨’。”对此,郭建学颇有信心。
建设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监管
8月19日,张家口市质监站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碧秀园小区建设工地进行巡查。“18毫米,没问题,和报告材料中的一样。”质监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先是用随身带着的游标卡尺,对已经绑扎好的钢筋进行实测,随后开始巡查在建建筑的主体结构,仔细检查墙体的平整度、楼梯板间是否有缝隙等。
据小区施工方的袁姓项目经理介绍,碧秀园小区属于张家口市廉租住房小区,其中的18号楼在今年5月份的检查中被查出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列为质监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此后有关部门的巡查力度明显加大了,次数也增多了。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好事要办好,不能只看楼是不是建起来了,更要看楼的质量过不过硬。”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双庆告诉记者,发现在建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后,市有关部门除了把出现问题的项目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还加大了对其他在建保障房项目的监控与巡查力度。
陈双庆的说法,从一份全省通报中可找到佐证。
“在结构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在装饰工程施工阶段,外墙抹灰不平,地面工程起皮掉砂等问题……”在6月8日召开的全省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有关部门通报了全省各地保障性住房在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加强监管的具体要求。
“要根治工程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需要进行系统检查。”据陈双庆介绍,自今年初开始,张家口市建设部门就制定了详细的监督工作计划和巡查工作安排。
据了解,这种巡查采取的是以质量巡查、抽查、检测和差异化管理为主的监督方式,县区级质量监督机构对辖区内所有保障性住房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对中心城区所有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环节则展开差别式、全天候、不间断的巡查监督,对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的工程,每月的质量巡查不少于2次。
今年以来,张家口市已经组织过两次全市性的建筑质量检查,还建立了联测监管半月报和工程质量跟踪月报制度。
“我从事建筑行业多年,还从没有见过对工程质量检查这么严的!”张家口一位保障房建设承包商不禁这样感叹。
让建筑责任伴随终身
走进省会廉租房小区安华家园,记者发现每栋已竣工的楼房外墙上,都会挂有一块铭牌,上面标着负责这栋建筑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负责人姓名。“挂铭牌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醒建设单位,虽然房子交工了,但建筑责任不能交工。”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房建设项目5年内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给予免费检修。
就在这个小区,7月29日的一场大雨让小区内一处楼房出现明显的地基下陷。
8月2日,记者曾在现场看到,下陷的地方出现在1号楼东头的北侧,地面上的水泥散水板已经与墙体出现明显裂缝,附近的方砖跟着塌陷,地面下的泥土下陷则有半米多深。
8月30日,记者再次走进安华家园,曾经出现塌陷的部位已经修复得平整如初。石家庄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维修负责人李宏峥介绍,公司安排自己常驻该小区就是为了及时对居民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
不能让这一项既关系千家万户又牵动各级政府心的“一号民生工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必须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强化建设单位的责任意识。
一位资深的建筑界人士曾引用“海恩法则”说过这样的话:“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事故发生量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8月11日上午,邢台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培训现场,正在台上主讲的郭建学在屏幕上打出了大幅标题:“保障房的名字不该叫楼脆脆!”当天,在台下坐着的162名学员是来自邢台市以及所属各县(市、区)住房和建设部门的主管副局长、质监站站长和质监员。
郭建学表示,自己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所有参与保障房建设与管理的人再次提个醒:保障房质量必须有保障。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让建筑责任伴随终身已经写入了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之中。
《通知》要求,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
相关 让保障房“健康”有保障
2011年最让建筑界感到耻辱的一件事,大概要数发生在安徽省蒙城县和谐家园小区的“上下通透事件”了。
据媒体报道,这个保障房住宅小区交房后,住户们发现,天花板、墙体、地板等处用硬东西一敲就往下掉石子和沙粒,大的破洞达1平方米,上下层之间实现了通透。而建筑商对建筑质量问题给出的解释竟是:忘了加水泥了。此外,媒体还曝光青海省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中有21栋楼不同程度存在“露筋”、“空洞”等质量问题,其中某公司建设的3栋楼被要求拆除重建;安徽太湖县一拆迁安置小区内,居民到楼顶去晒腌菜,结果一脚踩出了个大窟窿;而河南郑州汇景嘉园安置房小区则有300多套已封顶的楼房因质量问题被全面拆除……
这些集中出现在保障房身上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人们的质疑:保障房建设,关系千家万户,牵动各级政府的心,何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房子出现质量问题,容易让人联想起生病。人的成长,需要健康的肌体,健康的肌体依赖人体自身和周围良好的环境,正如保障房的“健康成长”,也需要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不可否认,目前保障房建设面临的外部条件并不宽松: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土地指标受限……尽管各地政府都在千方百计突破制约保障房建设的瓶颈问题,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仍有部分地方以客观原因为借口,从思想上忽视保障房建设的质量问题。
在各地采访时,记者陆续了解到一些搬入保障房住户的意见,当住户反映住房质量问题时,施工方往往以“人家就给这么多钱,我们也只能干到这程度……”作为回答。
应该说,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是客观存在,但绝不能成为保障房质量出现问题的借口。
据了解,一些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项目手续不全就开工,由于片面强调赶工期,导致施工、监理、建材等企业的招投标流程有所弱化,从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频发。
由于保障房利润有限,造价又有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问题。在此背景下,如果政府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偷工减料等危害建筑质量安全的事件就极可能发生。
由此可见,要想让保障房从根本上“健康成长”,一方面需要各地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向保障房建设倾斜,另一方面更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质量的全过程监管。
曹妃甸热线客服,有问题,必回复,请耐心等待!QQ:97672255 电话:15031552163